十九大开幕会,余春是和村里的几个贫困户一起收看的。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新精神,让余春心潮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习近平同志讲得太好了,不仅老百姓听得懂,而且我们基层干部好操作,这为我们农民致富奔小康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他说到兴起处,使劲拍了下大腿:“通篇说了我们老百姓最想听到的话、最想知道的事、最想了解的未来中国。集中到一点就是:跟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们农民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余春是市司法局下派到洮南市蛟流河乡光荣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两年的时间,他和农民一起打井种地拌料,坐炕头抽旱烟拉家常,人也变得黝黑壮实,当地农民说他一点都不像城里的干部。“我本来就是农民。”余春说。
当年在进城上学之前,余春一直帮父亲种地,庄稼活没有不会干的,所以,对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他有着深厚的感情。
刚到光荣村的那些日子,余春长在了田间地头,长在了老百姓的家里。挨家挨户地访,一个一个地谈,所有贫困户的情况,他都了然于心。
“乡亲们盼致富,但他们缺资金、少技术、没门路。上级不是说了么,这次脱贫攻坚,要由以往的‘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要由‘输血’变‘造血’。我琢磨着,要想让大家脱贫致富,必须帮他们找到切合实际的致富项目。”
他通过多方协调,联系上了吉林省索特科科技有限公司和吉林市永吉县胜阳林下经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光荣村引进了蒲公英、钙果、赤松茸、刺嫩芽4个种植项目,他自己最看好赤松茸项目。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今年,他风风火火地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暖棚,进行800平方米立体赤松茸培育,目前已基本培育成功。
余春说:“赤松茸是绿色经济,每年可栽培2期到3期,按最低标准,每期每平方米大棚可产赤松茸10斤,那400平方米大棚产量就能达到8000斤。每斤照市价10元计算,可收益80000元,去掉成本,能纯挣60000元……这可是农民的聚宝盘啊!”说起这个致富项目,余春就抑制不住地激动:“这400平方米大棚只是试种,赤松茸可是个好东西,不但大棚能种,大田也能种。明年元旦后第一期赤松茸就能上市,到时我再跑跑市场,力争卖个好价钱。看到了收益,乡亲们自然热情就高,推广就快,我一定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提起驻村的余书记,光荣村村民汪景湖总是不住口地夸赞。汪景湖今年60多岁,身体不好,种不了地,以前还能靠打零工挣点家用,现在年纪大了,很多活干不动了,日子过得愈发艰难。余春了解了他的情况,在上级的支持下,帮汪景湖改造了泥草房,庭院里种上了果树,又自己出钱帮他建了鸡舍。
住进宽敞明亮的砖房,眼瞅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汪景湖再没了从前的愁容,成天乐呵呵的。
“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爱这里的土地,爱这里的乡亲,能带着大家脱贫致富,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笑容,我一切的付出都值了。”余春动情地说。
“十九大报告中说,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我想,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埋头苦干,这一目标就一定会实现。”说这些话时,余春的目光温润而坚定,这是他许下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