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
每起安全事故发生后都会有人受到处理,甚至锒铛入狱,但为何类似事故依然还会发生?在笔者看来,部分地区、部分单位问责乏力,不能真正让一些人痛彻心扉、悔过自新是重要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问责必须“走心”,让问责生威,让职工不敢违章、管理者不敢违章指挥,从严务实做好安全工作,才能真正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强化主题责任,建立问责体系。责不明、理不通,则事不顺,党政领导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主体责任刻印在心,自觉进入问责角色,摆正问责位置,明确问责责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职尽责,真正形成“思想自觉共同坚守、责任自觉共同担当、行动自觉共同发力”的问责落实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菜单式细化责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刚性问责发力,确保取得实效。问责时要掌握好问责利器,找准症结,卡严尺子,治好病根,避免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确保严肃性和有效性。刚性问责,不要存在“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打折扣、搞变通等偏离靶心的思想,要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防微杜渐,真正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
敢于碰真动硬,“亮剑”执纪问责。要时刻把执纪问责的尚方宝剑,悬挂在安全管理者头上,警醒他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坚持安全隐患“老虎”“苍蝇”一起打,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安全不知责、不履职、不尽责的绝不手软,坚决动真碰硬,确保刚性考核。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项长抓不懈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履行安全法定职责,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严抓细管,勇于担当,才能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刚性问责那些不负责任的安全管理者,真正让安全问责制度发力、让问责利器生威,久久为功,才能构筑企业长治久安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