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忠月)今年以来,大安市国税局采取六项机制,进一步降低税收执法风险,有效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能力。
一是构建组织机制。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具体承担风险管理日常工作,形成上下配合、联动顺畅的管理组织架构;在职责分工上明确县局机关、基层分局、风险应对人员3个层级工作职责。
二是建立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学习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使学法、懂法、用法成为常态。有针对性地对税收风险应对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税收政策、约谈技巧等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人员预防和化解风险能力。
三是完善管理机制。以年度风险管理工作计划为基准,明确重点税源户、重点行业、重点稽查对象等风险领域,确定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同时兼顾临时性计划,统筹风险识别工作安排。
四是做好预警机制。针对风险评估部门推送的高风险涉税事项,调阅被查对象涉税资料,掌握被查对象生产经营状况、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等,对风险点逐一剖析,量身制定应对预案,明确重点风险点及相应应对方法。
五是建全监控机制。除将风险应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外,还明确政策法规、监察等部门对风险应对工作实行常态化考核监督,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追究相结合,形成风险控制体系,化解岗位风险,预防执法风险。
六是形成反馈机制。定期搜集纳税人及风险评估人员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总结风险应对经验,增强科学评估风险的准确性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