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不能过 比大人多一件即可
保暖是冬日里照顾孩子的必修课,因为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等。但是到底“怎么穿,穿多少”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难题,尤其是老人,生怕孩子冻着,常在冬日将宝宝包得密不透风,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做法,让宝宝穿得像个小胖子,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活动量,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宝宝的皮肤病变。专家介绍,孩子并不像爸妈们想象的如此脆弱,冬天在为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只要依循着“天冷,比大人多一件”这个准则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特别注意在儿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如果穿得太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这样会使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液流量增加,因此散热量加大。表现为宝宝出很多的汗,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容易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此外,由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而散热多,而身体产热能力却不足,所以外出寒冷时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判断宝宝是否穿得合适,可以摸手,如果手温热、无汗即合适,或摸后脖,以无汗为适宜。
合理安排饮食 过食会增加感冒概率
专家介绍,冬季调理好孩子的身体是少生病的基础,因此,除了日常做好宝宝的护理外,如果在这段时期里妈妈能了解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从饮食入手,增强宝宝的身体抗寒和抗病力。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各种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宝宝的一日三餐要讲究食物的多样化,粮食组、蔬菜组、水果组、动物性食品组、乳类制品和豆制品组,这几类食品组都应必不可少。“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专家表示,现在的孩子普遍长得偏高、偏胖,因此为了让孩子在身高体重上追上同龄的孩子,很多家长就逼孩子多吃。“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专家表示,过食不仅会给脾胃带来负担,与呼吸道感染也有直接关系,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天冷也要多出门 呼吸道需要耐寒锻炼
进入三九天,由于天气寒冷,有的家长怕孩子着凉感冒,就会让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家猫冬。专家介绍,一到冷天,有些父母唯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1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但不要坐凉地,冬季地面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天气好时,宝宝每天要保证有两三个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因为晨起天气较凉,所以可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时间段在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时,不必捂得过严,可露出脸、手,让阳光直接照在皮肤上,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 (沈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