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平凡农家女 悠悠敬老情
张树森荣获“全国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称号
我市作家作品荣登
《吉林日报·东北风》精品佳作榜
养猪脱贫笑开颜
农妇患病十年难睡 中医妙手七天治愈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农家女 悠悠敬老情

□赵福山 贾广耀
李金荣与舅公公周勇唠家长里短为他解闷。
 

前不久,我们一行4人来到通榆县委党校包扶的贫困村瞻榆镇兴隆村,随入户调查的同志一起探访了十几年如一日,义无反顾地伺候孝敬孤寡残障老人舅公公的普通农家妇女李金荣。

县委下派该村的驻村第一书、县委党校行政科科长刘振生说:“李金荣这个道德典范的出现,是兴隆村两委组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使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敦厚善良 孝亲敬老

李金荣现年50岁,是兴隆村四社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李金荣从小因家庭子女多,家境贫寒,没上过一天学,可以说是一位“全盲”的农村女性。李金荣19岁那年和邻屯兴隆村五社年长他两岁的憨厚小伙吕洪江相爱了,不久,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婚后,小两口儿一直和公婆同住。李金荣孝敬公婆,料理家务,还经常和丈夫一起耕耘田地,收获希望。日子过得虽然不十分富有,但在农村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两个女儿的相继出生,给这个家庭平添了几分乐趣。李金荣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结婚31年,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过来。如今,李金荣的大女儿已经结婚,小女儿在县城读高中。李金荣说:“我是个‘瞪眼瞎’,绝不能让我的孩子也是个文盲,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供成一个能自食其力的文化人。”

提起李金荣尊老爱幼的事儿,十里八村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2016年冬天,公公因年迈多病去世了,剩下一个双目失明的婆婆,由在城里居住的小姑子接去赡养。李金荣每年都提前给足赡养费,还时不时地进城看望老人。

娘家父母也都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李金荣虽然不能朝夕陪伴父母,在床前尽孝,但她也总是在逢年过节时,和丈夫一起回娘家,看望双亲,同时给足一年的赡养费,以尽孝道。

除了孝敬双方父母,李金荣还悉心照料爱人吕洪江的大舅,被传为佳话。吕洪江有一个智障的舅舅,名叫周勇,今年已经66岁了,因智障一直没结婚。以前父母健在的时候,在爹妈的呵护下,周勇安稳地度过了30多个春秋。随着父母的相继过世,周勇自然而然地成了孤苦伶仃的人。经济上没有来源,生活上没人照料,一年四季饥一顿、饱一顿地勉强活着。1982年冬天,因出外迷了路,风雪天在野外忍饥受冻整整一夜,天亮后才被好心人发现送回家。因为只穿了一双露着脚趾头的破旧棉鞋,结果右脚5个趾头全部冻伤。由于没钱医治,红肿发炎,转年夏天,右脚5个趾头齐刷刷地烂掉了。这个苦命的智障人,从此成了肢体残缺的人。20多年后,周勇不仅腿瘸了,而且腰弯成了90度,生活更艰难了。李金荣得知这些情况后,善良的她动了恻隐之心,主动和丈夫提出,咱们把大舅接过来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再也不能让他活受罪了。我伺候他,咱们为他养老送终。一句话,说得吕洪江这个大老爷们热泪盈眶。2006年春天,吕洪江到百里之外的包拉温都蒙古族乡,把大舅周勇接到自己家。从此,李金荣像伺候自己的老人一样,侍奉这位本无法律意义上赡养义务的舅公公。

崇尚慈善 传播大爱

冬天,李金荣每天早起,都把舅公公睡觉的炕烧得热乎乎的,生怕老人冻着;夏天,吕洪江经常给大舅擦澡,李金荣负责洗涮换洗的衣服。为了节约开支,李金荣学会了理发,家里人从来不用花钱到外边去理发。由于生活的磨难,老人的牙齿全部掉光了。李金荣每顿饭都煮得软烂,生怕老人咀嚼困难。李金荣处处为老人着想,节衣缩食攒了几百块钱,给舅公公镶了满口牙。开饭时,她总是亲自把老人请过来一起吃,一日三餐,天天如此。

2011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李金荣照常去叫舅公公吃早饭,突然发现老人的腿脚不好使,不能下地走路了,她只好把饭菜端过去。饭后,她急忙跑到村卫生所,请村医看病,开药挂吊瓶,精心护理半个多月后,舅公公的腿脚好使了,但却落下了大小便失禁的毛病,经常拉尿到裤子里。李金荣几乎每天都要为舅公公擦屎擦尿,换洗内衣内裤,从不嫌脏怕累。

2016年夏天,吕洪江发现老人一周没解大便,赶忙跑到诊所买来泻药。中午刚要吃饭时,老人有了大便的感觉。他赶紧找便盆接,因为大舅大小便失禁,后果可想而知……吕洪江捂着鼻子,把大舅的裤子脱了下来,并为其擦干净了身子。清洗脏裤子,当然还是李金荣的事。十几年来,她就是这样含辛茹苦,无怨无悔地操劳着、奉献着。

扶贫暖心 大爱无疆

交谈中,我们问过李金荣,你们把智障、残疾的舅公公接来伺候,你有过后悔吗?她爽朗地一笑说:“要是后悔,当初就不去接他了,既然接来了,就要履行诺言,养老送终。”

党的扶贫济困政策,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周勇老人以前因为智障,一直没有户口,也没有土地,更没有家产。扶贫工作队在入户调查时,发现了这位智障残疾且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他们立即协调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很快为周勇老人办理了户口,申报了低保、五保、特困户。从2016年开始,每年可享受低保、五保、基础养老金和包保单位慰问金等四项共计5285元的生活保障金,对周勇老人是心灵上的慰藉,对李金荣一家的生活也是很大的补贴。有党的好政策,有李金荣的细心照料和无私奉献,相信周勇老人的晚年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精神扶贫同样重要,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战场。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一定能大获全胜。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