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军 程威龙
时光荏苒,一年转瞬飞逝。白城公安与全市人民一起走过2017,同心筑梦的跋涉、并肩作战的辛劳,定格为点点滴滴的记忆。这一年,白城公安人紧紧围绕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以新思维应对新情况,以新状态适应新变化,瞄准“打造全省最安全地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白城”这一目标,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受到省、市领导先后29次批示肯定,白城公安工作经验8次在全国全省公安机关有关会议上推广……
2017年,是白城公安人苦干实干、担当作为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站在新起点,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强力推进“数据警务”实现历史性跃升,屡迎大考,务实重行,服务全局,喜获佳绩:全市共有29个集体、236名民警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聚焦主业
主动进攻,源头防范
全力构建“大平安”格局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全市公安机关紧紧抓住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响强烈的治安问题,严厉打击“盗抢骗”“黑拐枪”“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加强打防管控各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平安需求。
依法打击不手软。“白城公安训练有素,果断用枪,敢于出手。”这是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胡家福对白城市公安局妥善处置“7·20”劫持人质案件,击毙犯罪分子,安全解救人质的肯定。遵行“警力无增长改善”的工作理念,秉持“以刑事警情研判主导案件侦破、锁定人员抓捕、优化防控体系”的打防思维,实行行业场所严密查控、刑案现场捆绑统勘等工作机制,先后攻克了“6·14”居民被杀等命案,命案破案率达100%。攻克了公安部督办“8·23”网络贩卖枪支弹药案件、打掉了横跨5省5市(区)贩毒团伙,成功侦办省级督办案事件7起。2017年,全市刑事案件、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案件破案数、抓逃数同比分别提高40.7%、22.2%、400%、10.3%、178.6%、23.3%。
严密防范不懈怠。制定并完善了3个反恐怖工作预案,形成了反恐怖工作预案体系。与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周边地区公安机关密切协作,开展了综合演练,延伸了反恐战线,形成了协作体系。革新城区巡防模式,网格划分15个巡控区域,实施机关警力下沉一线网格巡防、公安武警联勤联动武装巡逻、公安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特警摩托车处突机动队迅捷响应,变“静态驻巡”为“网格动巡”,24小时严格执行市区“一三五分钟”快速反应处置要求,勤务衔接更紧密、警力集结更高效。通过巡逻防控,已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272名,从中破案355起,市区抢劫、抢夺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2%、31%。
清除隐患不放松。严格审查管理旅馆、废旧物品收购、金银首饰加工、娱乐场所等特种行业,行政处罚118家、停业整顿62家,从中破案53起、打处152人。持续推进火车站前秩序整治,彻底清除“口罩女”拉客招嫖等违法行为,依法关停旅店、歌厅、按摩院66家,处罚站前交通违法车辆3345台(次)。综合运用消防执法、集中约谈、公开曝光等方式铁腕治理消防安全隐患,共检查单位场所14425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8992处,责令“三停”91家。推进“缉枪治爆”“打四黑除四害、物流寄递百警破案”等专项行动,共收缴枪支255支、子弹17652发、炮弹14枚、剧毒化学品24.5公斤。严格执行散装汽油、高纯度(医用)酒精购销、物流寄递实名登记制度,检查相关单位272家,发现整改隐患125处,实现了安全事故“零发生”。
整治交通不停歇。倾力服务老城改造,全警动员“疏堵保畅”,全员投入最严整治,参战民警放弃节假日,顶烈日、战酷暑,废寝忘食、挥汗如雨,始终坚守在市区66个重点路口,确保市区没有发生大面积拥堵。对大货车、电动三轮车、四轮观光车、两轮摩托车、婚庆车辆违法行为进行了专项治理,对4012辆黄标车进行了集中淘汰,淘汰率81.69%,全省排名第二。全年共处罚违法货运车辆11920台、卸载砂石等货物925吨、切割改装车辆1256台。
聚焦民生
以人为本,优化职能
全力构建“大服务”格局
白城公安人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服务的向往和期盼,狠抓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助力白城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经济发展和老城改造“四项重点工作”。
“包保式”服务责任更细化。逢老城区改造“大考”,全警胸怀大局、主动担当,出台并落实了《服务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二十三项措施》,打通市区交通堵点、化解矛盾焦点,共排除交通路障253处、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次)。深入落实助推吉林振兴发展三十项措施和服务民营企业二十条,相继推行了主动征询、定期回访、无缝对接等多项工作机制,市及县(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对857家规模以上企业落实了“一把手”、分管局领导、部门负责人、基层民警四级联系包保责任,具体到人、细化到岗,图表式分解、链条式传导、网格式覆盖。白城公安服务企业工作经验还被市“软环境办”推广。2017年8月,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落户白城工业园区,局主要领导积极与集团领导对接,提出了“保姆式”“前置式”“全程化”主动服务模式,并成立了“警企联防队”,从建设前期人员安保、施工现场全天候巡防等各环节一一安保到位,全力确保企业顺利入住。
“延伸式”工作措施深入落实。紧扣企业“怕闹”的问题,实行了“n+1”“大排查、大调解”机制;紧扣企业“怕盗”的问题,在视频监控、巡逻警力投放等方面向规模以上企业倾斜;紧扣企业“怕骗”的问题,建立了警企协作、互通情况、联席会议等7项机制;紧扣企业“怕慢”的问题,开通了“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和群众办事“e网打尽”。工作中,交警部门针对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搬迁和白城发电公司等大型企业建设,急需快速运输原材料和不可解体大型物件的情况,派警力到省际交界处前导并负责协调沿途交警部门,保证顺畅;交警部门还开辟了交通“绿色通道”,实行弹性执勤,有效解决了通榆天意辣椒公司在收购期间遇到的超限问题。
“精准式”专项治理效果明显。针对多发性、风险型涉企经济犯罪,组织开展了“猎狐2017”“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破获经济案件1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5名,挽回经济损失3500余万元。“11·20”制售伪劣商品案件的侦办经验被公安部“论剑2017”会议向全国推广。针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配合环保督察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采砂、盗挖河淤土专项行动,破案121起,扣押砂石、河淤土共56.8万立方米,上缴恢复生态款及保证金802.1万元。群众普遍反映的资源滥采、资产流失、生态破坏、路面塌陷、砂石散落、道路堵塞等状况已不复存在。
聚焦基础
科学发展,固本强基
全力构建“大保障”格局
面对公安基础装备和信息化建设较为薄弱的状况,白城公安人不畏难、不绕道、不退却,对上积极争取,对内节约挖潜,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实战服务”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基础装备和公安信息化建设,突破了制约核心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问题。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装备持续加强。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新建改建了信息中心机房、看守所、指挥中心、社区警务室、联防室,新购进了巡逻防控用车。特别是建设了“智慧城市”框架下的“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消防”三个公安分中心和急需急用的高清视频监控体系、合成作战平台、反电信诈骗中心等具有强力支撑性的警务实战信息化系统。其中: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已协助破案133起、封停银行账户66个、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112名、冻结止付40余万元。抓住老城改造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构建覆盖市区54条街路、148个居民小区、5500台摄像机的高清视频监控体系。目前,已完成4500个点位的建设,同时布建了摄程2公里的高空瞭望摄像机21台。市区无盲区、无盲点、无死角的高清视频监控体系,为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提供了省内最优的“天眼”助力。
海量信息持续汇聚。将7大类18项查询权限全部下放至基层所队,基本实现了基础信息向警综平台统一采录、海量信息向服务平台统一汇聚、使用权限向基层民警统一开放。全市“三实”信息采集量突破301万条,社会信息采集72类12亿条。
深度应用能力持续提升。以信息化深度应用主导警务实战,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设立了刑事警情研判室,由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组织刑侦、视侦等警种同步上案,对市区24小时内发生的刑事案件精细研判,确定侦查方向、厘清案件线索,大幅提升了破案攻坚能力。自2017年2月研判工作启动至今,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累计开展研判469次,研判刑事案件3791起,破获1812起,破案率达48%。据统计,全警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获的案件占破案总数的95%以上。
聚焦队伍
政治建警,从严管治
全力构建“大队伍”格局
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加强队伍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坚持思想教育、实战训练、实践磨砺相结合,民警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实现新提高。
公安党建全面加强。以“五好”为标准,开展10个党建试点工作,狠抓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建设,认真开展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解放思想事上见、撸起袖子加油干”等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火线入党等活动载体,民警党的观念、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
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坚持实战化引领,聚焦战斗力标准,开展了实弹射击训练;对接警务实战所需,回应民警执法所盼,开展了信息化应用业务培训;着眼于提升规范化水平,高质量遴选了184名专兼职法制员,为全市公安事业发展储备了人才。2017年,共举办业务培训班39期,培训民警3000余人次,民警的执法办案、科技应用、合成作战、应急处突等实战能力大幅提升。白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全省公安素质能力大比武中获得亚军。
爱警措施全面落实。落实了民警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补贴,为全体民警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建立了民警伤病救治“绿色通道”和民警维权委员会、民警优抚基金会,募集优抚基金269.1万元;开展了走访慰问伤残民警、特困民警、因公牺牲民警家庭和困难派出所活动,发放慰问金116.1万元;组织全局民警和离退休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功模民警进行了健康休养;出台了爱警惠警具体措施,举办了民警退休、记功授奖、从警30年授勋、优秀老民警标兵表彰等荣誉仪式,增强了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出台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实施办法》,办理维权案件5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1人,有力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
优良警风逐步塑造。以严格落实日志(周志)、周例会、班子成员带班夜查等工作机制为切入点,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工作有痕迹、督导有力度、效能有提升。自2017年4月1日以来,全市民警共撰写日志19.23万篇、9400余万字;市局党委周例会已召开38次,部署并完成工作任务1200余项;市局班子成员带班夜查220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21个。坚持以上率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纠“四风”两条主线,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新要求,制定实施了“五个盯住”“四聚一研”“三查三联”等纪律规定;紧盯重要节点易发的具体问题,出台了“涉酒问题八不准”和“日常饮酒逐级报备制度”;开展了“三项整治”活动,“刀刃”向内,全市公安机关共受理问题线索89件,立案审查32人、处分31人。
宏伟蓝图书写雄心壮志,实现梦想重在真抓实干。
新时代平安白城建设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全市公安机关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建设平安白城这个目标和人民满意这个标准抓推进,以科技信息化为支撑,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坚持服务中心、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坚持苦干实干、奋力攻坚、敢为人先,为白城生态经济建设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