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黎明时分,在大安市电商产业园仓储物流中心门前,就会看到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场面,电商工作人员忙着将大米、杂粮杂豆、矿泉水等大量的网购商品进行分拣、打包装车,一排排装满货物的“立达物流”汽车整装待发,奔向全市18个乡镇223个行政村526个屯的农村淘宝网点……
大安市电商产业园成立于2015年8月,成立之初,该市领导就电商产业园的发展思路、经营理念、网点布局、物流配送等,与粮商部门、电商产业园负责人进行梳理,制定了一套既符合民意,又促进电商发展的切实可行措施。
成立当年,大安市电商产业园利用上海·白城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的机会,积极推介特色产品进入“白城馆”展销,同时参加白城市与上海光明集团旗下零售终端合作举办的“吉林·白城食品节”,助推农产品进入在“光明·都市菜园”电商平台开设的吉林·白城特色商品馆,使更多的精品上线销售。目前已有12个企业的资质和产品商标及外包装送往上海西部国际展销中心进行资格审查。
2016年4月,大安市电商产业园成功引进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电商企业北京一亩田集团。借助电子商务这张“淘金大网”,实施精准扶贫,采取扶持贫困人口直接开网店、加入合作社、成为供货商、参与产业链4种模式,搭建电商扶贫“培训、创业、服务、金融”4个平台,启动实施了电商“4+4”精准扶贫。2017年7月,淘宝首个以精准扶贫为定位的特色中国·大安馆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大安市电商扶贫精准到户计划”正式实施,让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这一年,就有26户企业及合作社和个体商户在一亩田交易平台上线,上线品种26个,线上完成交易11笔,线下完成5笔,网上交易额268.8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农产品积压和销路窄问题。
2017年,大安市提出实施“互联网+”计划,加快电商服务中心建设,推行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100个,争创“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目标。截至2017年底,大安市已建成了电商产业园和阿里巴巴县级服务中心,并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80个、农村淘宝店23个。
如今,大安市裕丰米业、铭威服装等18户企业都加入了阿里巴巴——中国站平台,开辟了产品销售新渠道。依托“邮乐网”综合电商平台,领跑全省“邮掌柜”业务发展……位于嫩水之滨的大安市“蓝海经济”呈现出“生意兴隆达四海”的良好态势。
华昱电商助推本地黄菇娘在“淘宝网”实现线上交易,首日交易量突破2000单。神州买卖提、开犁网等8户电商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打造4个省级“电商村”,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82个,城乡新增电商户1085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0亿元和152亿元,分别增长10%和13%。
除了积极发展域外电商,大安市还积极培育发展本地电商企业。2017年3月,依托“邮乐网”综合电商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创新和拓展面向“三农”的电子商务服务,推进网络购物、网络销售等新业态成长。据大安市邮政局邮掌柜项目业务指导员孙俊佳介绍,目前该市已建设“邮掌柜”43个,网上交易额120多万元,充分发挥了邮政物流配送到户的优势,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互动。
在谈到今后发展时,电商产业园总经理贡力召信心百倍,他说:“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行业、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和突破口。2018年,我们要抢抓国家农产品流通政策利好和农产品电商处于爆发式增长前期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手段,开展农产品原产地直供、引进云飞鹤舞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开展阿里农村淘宝示范试点项目,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5个天猫优品店。发挥电商产业园平台作用,支持本土电商企业发展。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打造1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和2户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全力打通本地产品上行渠道,实现上行销售农产品10种以上,让商贸‘火起来’。争取再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100个,实现18个乡镇全覆盖,带动农村电商直接就业人员再增加1000人,农产品网上销售量占比再提高10个百分点,把大安市打造成‘邮掌柜之城’‘电子商务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