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送你一块翡翠蓝
一个电话 三味人生
年节是一种诗意
母亲的那句话
鹤乡短歌四首
立 春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你一块翡翠蓝
——读婵一的散文诗《冬日草原》
 

□布日古德

学者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日前,读到婵一的散文诗《冬日草原》让我耳目一新。原来散文诗这样写才具备翡翠蓝的美。婵一生活在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这里的草原、这里的河流、这里的冬天、这里的白雪,都成为她笔下最美的诗。看来,作家只有热爱生活、认真的发现生活,美才可以像翡翠、像天上悠悠飘来的白云。

诗人从蓝色入手,“金色的阳光从清澈的蓝中轻轻滑落,仿佛只为歌颂草原的肆意,和漫无边际。歌颂草色的张弛有度,蓝的一望无垠。” 然后贴切的比喻成一个孩子。“是的,草原上的蓝是一望无垠的,它从天空坠落,风推着它,像一个逐风奔跑的孩子,席卷着一个孩子的天性,铺陈成蒙古毡房里刻有花纹的温度。”冬日草原色彩是鲜明的。只有蓝色是蒙古人的长生天。因此,诗人在刻画这一个细节上,用草地上一个奔跑的孩子,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这就是词以境界为最上。

这一个境界,烘托、渲染独具匠心,意象美轮美奂。一百个幻想、一百个读者都会想到“假如草地上这是我的玛奈呼和德”。

生活在祖国边疆,北方的冬日是枯燥的,这是人们共同的感受。可是,婵一写出了冬日的干净,冬日的苍茫和苍凉。诗人描写道“苍凉和干净,是多么贴切的词,仿佛只为形容这结满苍冷和硬朗的初冬。昨夜,被寥落和纯净写意成静若处子的藏锦鸡儿,还在发出轻柔的呼声。它自顾自地划过70年的星辰。那些鸿雁衔着花团锦簇不断南飞。似乎在每一个春天,都会以蓬勃向上的枝桠迎接新生。草原上,鹰隼依旧,牛马吉祥。热闹,或寂寞,轻易而至,直到遍地银霜才会懂得释怀。刻骨铭心的苍凉,从藏锦鸡儿的皱纹中流出。光阴里孕育着晶莹剔透的珍贵。有人从远方寄出一封信,刻骨铭心的苍凉被轻易抛出。草地上空寂一片,每片叶子上,都缀满舍弃的极致。”

诗人的第二章《苍》是绝地之笔。我们没有想到诗人会以“藏锦鸡儿”为笔下的意象。藏锦鸡儿,别名康青锦鸡儿、西藏锦鸡儿、黑猫头刺。是一种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的丛生矮灌木。高15~30厘米,树皮灰黄色或灰褐色,多裂纹。枝条短而密集。藏锦鸡儿5~6月开花,7月结荚。轴根发达,侧根多集中于土壤表层。枝叶茂密,根系粗壮,抗寒、耐干旱。株丛紧密,能拦截细沙土,藏锦鸡儿的繁衍具有显著的群集性。鄂尔多斯高原,沙地上,藏锦鸡儿是牧人最喜欢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一到冬天就暴露出冬日苍凉美。这种美,不在内蒙古高原生活过,是不会刻骨铭心的。诗人一个“苍”字,就像一张巨大的熟宣,苍劲有力,飞白到恰到好处。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境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婵一的散文诗《苍》,静到好处,动之得体。浑然天成。诗人结尾超乎意外的想象“有人从远方寄出一封信”,读了,那一颗心顿然一惊,泪水苍凉而下。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是一幅冰雕画!

王国维说:“静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婵一的散文诗一直在境界中。有境界,才有真感情,有真感情,才能真抒情。婵一在第三章《清》里,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中写到“各色野花在冬日的清一色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草原上疯跑的骏马和丰腴的原野之光,还有不知是谁留落的晶莹泪珠。呵出一口气,祈望眼前雾气袅袅,与天地同体,尘世纷乱的声音犹如隔空。一片叶子隐藏的寓意,只有清净。草色与大地同辉,不慌不忙的特质像极了一个人的淡定自若。淡然,安之若素,天辽地阔,悲天悯人和一路风尘,都要融化其间。还要被融化的,是那个人用一生种植的清风、文字以及窖藏在岁月深处的,唯一可以散发出醇香味道的清酒”。这一章像巫娜弹出的佛音,清新流水、空旷自然,道法醇香。诗人采用三维式的写法,把野花、骏马以及天地辽阔、人天一体展现在呵气成霜的冬日。然而,这喧嚣的尘世在诗人的笔下、眼睛里还是清净的,清净到泰然自若、淡定自如。

清,净也;净,清也。这就是诗人婵一的禅庙世界。

读到这里,我想说,亲爱的朋友,送你一块蓝色的翡翠吧,这块翡翠就是诗人婵一的散文诗《冬日草原》。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