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送你一块翡翠蓝
一个电话 三味人生
年节是一种诗意
母亲的那句话
鹤乡短歌四首
立 春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8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 春

□包利民
 

春天,开始于日历上的这两个字,开始于父辈们念叨“打春阳气转”,开始于老人们搬着手指头说“春打六九头”。实际上呢,在我们东北之北,根本没有春的迹象,天依然深深地冷,雪依然欢欢地下。冬的余韵太漫长,春天只是先递进来一张名片,依然在门外很远的地方徘徊。

小时候曾问过大人,日历上明明写着的是“立春”,为什么偏偏叫打春?大人们对此也是说不清,村里稍有学问的人也语焉不详,只是告诉我们,这是从古代就有的一个节气,可能是一种什么仪式。不过,我们真的没有什么春天的感觉,除了母亲看看日历上写着的具体时间,几时几分立春,便准备好萝卜,或青或红,洗净切成片,到了那个时刻,一人分一片,吃掉,说是“啃春”。于是,倒是真的从萝卜的清香味里,嗅到了一丝春天的气息。

我们这里素来就有年前春年后春的说法,就是立春在春节之前还是之后。如果逢上今年是年前打春,明年是年后打春,那么这一年的阴历十二个月,便没有了立春的节气,被称为“寡年”,无春年,旧时说不宜结婚。

在打春的这半个月里,依然是寒假,我们依然在村庄外的雪地里奔跑。也会一天天地觉得,脚下的雪似乎松软了许多。风依然猛烈地刮,不过不记得是从哪个方向来,虽然是不变的冷,却感到风里少了一些东西,又好像多了一些东西。年少的心里,关于春天最初的印象,早已随着那一片萝卜而消散。

村里最老的老人,这个时候会站在村口,看着广阔的大地,大地上的雪依旧那么厚,大地上的我们依旧无忧无虑。老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他似乎比村庄更苍老,某一天,他会看着这片熟悉的大地,说:“地气通了!”所以,在我们村,最先知道春天来的,是这个最老的老人。于是,我们顺着他的目光看,仿佛也看到大地醒了,一个呵欠接着一个呵欠,正在慢慢地掀开身上厚厚的被子。而我们真实地看见的,却是那些倏去倏来的麻雀,羽毛的颜色比以往淡了许多。还有院子里的精灵们,脚步也轻快了许多,它们,可能也感受到老人所说的地气了吧!

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春气无声无息,无痕无迹,在这一天,在这一刻,轻轻地进入人间,就像一个温暖的梦,悄悄地进入长夜。

后来,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叫打春。的确是一个古老的仪式,泥土做成春牛,站在门口,在这一天,人们用红绿的鞭子抽打它,有“催耕”之意,希望有个丰收的好年头。泥做的春牛被打碎,人们便把那些碎片捡回来,视为吉祥之物。

春天就这样被唤醒了。

现在早已没有了这样的仪式,那头泥做的春牛,就在心里。它挨了鞭子,疼得撒了欢儿地奔跑,就像,它蹄下那些也正在撒了欢儿地生长着的青草和万物。

于是,春天,就真的来了。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