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篇
积极探索 有效链接
“第一课堂”开启家庭教育新视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落实《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开创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白城市妇联精准发力、科学统筹、主动部署、着眼长远,联手白城市教育局在全市广大家长和学生中打造了“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服务计划,打响了服务妇女儿童的新品牌。
运用购买服务方式,构筑多元助力的服务格局。白城市妇联围绕为每一位家长和学生做好家教服务这一主线,积极探索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力求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白城地方特点、满足家长和青少年学生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美德教育发展传播,强化家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建立系统化的工作格局。市妇联和市教育局多次沟通协调、组织调研,研究制定家庭教育服务计划,提出了构筑妇联组织主导、教育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力量提供专业服务、家长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服务格局。提供特色化的专业服务。通过多次与长春市和能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沟通研商,签订了战略性合作协议,制订了覆盖全年25次集中讲座、30次微课堂和400免费咨询电话等在内的家庭教育服务计划。通过这一模式的运用,使家长了解到科学家教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改变了以往家长没有接受过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就“上岗”的状况,促进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借助网络新媒体力量,活化参与分享的服务载体。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媒介,建立起妇联管理统筹、和能教育公司提供微课程的家教微信群,通过微信群为家长提供讲座课程,与广大家长对话交流,分享家庭教育新理念,讲授家庭教育新方法。家长们踊跃参与互动,目前全市建立13个微信群,群成员已经达到3000余人。妇联指派专人负责,每天定时发布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信息,每周按时发布微课时间内容,定期进行微信群维护管理,扎实有效地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转。这一新媒体媒介不仅使更多家长得到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指导,满足了家长、学生及时方便学习交流的需求,也为服务计划的快速传播覆盖提供了有效渠道。
注重深化服务举措,延伸沟通反馈的服务链条。不断扩大家庭教育服务受众覆盖面。把家庭教育延伸到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举办了“第一课堂”之走进高校专场、“第一课堂”之师德师风专题讲座专场、“第一课堂”之魅力女性专场、“第一课堂”走进强制隔离戒毒所专场,有效扩大了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提供帮助,改进不足,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召开5次座谈,征求意见建议,共同探讨促进家庭教育的好方法、好举措,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和“第一课堂”的宣传使者。贴心务实的举措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高度好评,各级妇联都收到家长送来的锦旗。
精准扶贫篇
做好事 办实事 解难事
凝聚巾帼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村民“要我脱贫”和“我要脱贫”的过程中,精神扶贫不可或缺。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贫困妇女现实需求为导向,搭建平台,强化服务,完善保障,输送爱心,切实做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半边天”力量。
注重励志扶贫,铺好巾帼脱贫“垫脚石”
充分利用各种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激发贫困妇女内在动力。一是开展“精准扶贫”和“巾帼脱贫”相关政策宣传和咨询。为使广大贫困妇女正确理解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全市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开展“巾帼扶贫扶志流动讲堂”“我为脱贫献一计”金点子征集等系列活动。利用官网、微信等平台,解读政策,发布信息。通过现场咨询、流动讲座等形式,走村串户讲励志故事,传文明家风。开展各类讲座500多期,建立妇女图书角42个,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二是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幸福人家”创建活动。与市住建局、市农委、市卫计委共同在全市农村开展以“庭院经济强、家庭环境美”为主题的“美丽庭院·幸福人家”创建活动,开展市级100户“美丽庭院·幸福人家”评选表彰。在国家级贫困县镇赉召开了现场推进会,县级领导在巾帼脱贫示范基地、贫困妇女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美丽庭院·幸福人家”创建户3个现场观摩点以及推进大会上作重点宣讲,并邀请致富典型介绍个人成长史和致富经,激发贫困妇女群众“想干事、敢干事”的激情。三是开展“亲子共读·润德农家”亲子阅读活动。为帮助贫困家庭开拓视野,转变“等靠要”思想,市妇联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市联合开展“亲子共读·润德农家”亲子阅读活动,创建亲子阅读示范基地5个,打造同悦书香“她空间”5个。
注重项目帮扶,用好巾帼脱贫“敲门砖”
依托各类品牌项目活动,从贫困妇女根本利益出发,实施造血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一是依托“吉林四姐”品牌促脱贫。召开全市“巾帼脱贫·创新创业”推进会,助力返乡女大学生、女农民创业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举办家庭服务技能、电子商务、贫困妇女手工制作等各类培训班60余次,为全市5200多人次贫困妇女及带头人提供实用技能培训。建立54个贫困村“巾帼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站”,发布供求信息300多条,受益妇女1400余名。扶持、服务女性作为带头人的专业合作社和巾帼脱贫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示范基地5个、省级“巧姐村”1个,市级巧姐村2个。举办“巧姐”大赛,命名表彰市级优秀“巧姐”10名。探索通过打造“巧姐村”建设“巧姐乡”,辐射周边乡镇,带动更多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二是抓好民生项目促脱贫。实施“助力脱贫女性健康保险”项目。白城市妇联在为492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妇女购买了女性健康大病保险的基础上,推动各县(市、区)推广实施,为全市35353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妇女购买了此项大病保险。实施“女性健康知识”进高校活动项目。邀请域外知名专家,为师范学院师生讲授女性健康知识。与市中心医院合作,为151名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免费体检。开展“春蕾女童·助学圆梦”行动。帮扶贫困家庭大龄女孩68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三是打造服务品牌促脱贫。开展“春风送岗”活动。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利用乡镇大集举办专场招聘会3场。深入街道、村(社区)和企业开展送岗下乡活动,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提供各类就业服务信息2000多条,促成就业3250人次。
注重爱心扶贫,打好巾帼脱贫“保护伞”
充分发挥“联”字优势,联金融机构、联行业协会、联爱心人士、联社会各界,聚合各方力量助力巾帼脱贫。一是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结对帮扶。发动女企业家募集资金2万元,用于镇赉县大屯镇谢台岗子村贫困户改造房屋安装吊顶和发展庭院经济。市妇联携手白城市百川公益协会,为镇赉县大屯镇谢台岗子村贫困患病村民捐款1万元。二是开展“助力脱贫·情暖万家”惠民公益行动。市妇联联合白城市蒙娜丽莎环球影城,在2017年10月末开展以“助力脱贫·情暖万家”为主题的惠民公益行动,为我市贫困家庭、部分儿童及适婚青年送去社会的关怀和温暖。为300户贫困家庭赠送爱心棉被,为100名贫困儿童赠送爱心书包,为300户“最美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三是组织开展“帮扶解困送温暖”活动。组织开展了“扶贫助困·关爱儿童”捐赠活动,募集资金12.3万元,衣物、学习用品等价值10万元余元,为留守、孤残、贫困等困境儿童送去妇联和社会的爱心与温暖。
普法维权篇
实施“1234”工程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针对妇女维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建立一个培训体系、依托两个平台、抓住三个面向、做好四个结合,将普法教育理念化、普法学习系列化、普法宣传品牌化,不断提高妇女儿童法制宣传实效。
建立“一个培训体系”,确保普法宣传工作能力提升。区分人员层次,建立妇联干部学法用法培训制度,重点抓好两个层次的培训。定期组织市妇联机关干部培训。充分利用机关学习日、党日活动日等时机,采取专题授课、集中领学、研讨交流、知识考核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提高了市妇联机关整体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为做好妇联维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基层妇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坚持把妇女权益宣传培训纳入妇女干部培训班,邀请教授、律师等法律专家及省妇联权益部工作人员,讲授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及有关打击刑事犯罪、反对邪教、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人民调解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各级妇女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维权的水平。
依托“两个平台渠道”,确保普法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充分运用主题活动平台进行集中宣传教育。紧紧抓住三·八妇女节、三·八维权周、“6·26”国际禁毒日等时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普法教育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妇女权益保障、反对家庭暴力、禁毒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去年以来,举办各类法治宣传咨询活动300多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受理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直接受益妇女4万多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妇女维权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委、社区)巡回专题知识讲座,组织法律专家赴乡镇(街道、园区)开展巡回讲座20余场,2000余名妇女群众和妇女干部参加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注重发挥媒体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开启“新媒体普法”模式,建设好白城妇女儿童网、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普法平台,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把法律知识快捷、有效、广泛地传播到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中去。
突出“三个聚集对象”,确保普法宣传工作纵深发展。聚集广大家庭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将普法融入家庭文化建设,打造了普法工作长效的宣传模式。一方面,将普法工作融入“平安家庭”创建,将家庭学法、守法、懂法作为“最美家庭”评选条件之一,深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学习法律知识,户户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将普法工作融入家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送法下乡、廉政文化进家庭、廉政文化进校园、“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积极向广大家庭成员推荐法律知识读本,大力宣传各种法律法规,提高妇女及家庭成员学法、懂法意识。聚集重点群体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利用各类培训、邀请专家走进妇女之家等形式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把法治教育作为妇联干部岗前培训、任职培训和岗位培训的内容,加强学法用法,为各项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打下良好基础。聚集基层一线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大力开展法治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把法律知识和维权服务送到基层广大妇女群众手中。积极发挥基层妇女维权组织的作用,组织妇女骨干建立“巾帼维权志愿服务队”,发挥她们贴近妇女、贴近群众的优势,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及时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
搞好“四个融入结合”,确保普法宣传工作取得实效。融入维权阵地。依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妇女之家建立维护妇女权益人民调解委员会(站、点),将维权工作纳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目前,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设人民调解委员会(站、点)1078个,招募维权工作志愿者2000余人。积极探索网格化维权新机制,将维权关口前移,提高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实效。融入信访接待。主动介入信访维稳大格局,探索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未成年人保护等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信访事项,热情接待,及时调处,为上访妇女排忧解难;针对各种苗头性社会矛盾,进行真情沟通,正面疏导,开展法治宣传;针对涉及妇女群体性利益诉求的信访事项,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去年以来,全市接待妇女信访188起,调处率100%,调成率达到98%以上。融入社会化维权。通过建立基层维权工作站,开通维权热线等方式,完善了咨询和投诉受理机制;健全了维权协调机构、人民陪审员、妇女儿童维权协调组等司法保护体系,进一步建立了维权工作的社会化格局。自2016年法律援助项目实施以来,吉林程淑莉律师事务所成立的妇女儿童维权中心接受义务咨询110余件,义务法律援助案件2件,协调解决家庭矛盾纠纷2起,实实在在帮助妇女儿童排忧解难。融入关爱贫困妇女儿童工作。因地制宜制定扶贫帮扶计划,结合机关干部进社区活动,坚持将普法宣传送到结对帮扶的城南办事处草原社区,举办普法维权知识讲座,宣传自我保护、维护家庭相关知识。
创业就业篇
搭建平台助推妇女创业就业
让妇女创业有机会、就业有技能、干事有舞台是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的追求。市妇联积极发挥优势、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实施创业就业巾帼行动,推动全市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依托项目,提高能力
充分发挥“妇”字号基地、优秀创业女性企业在吸纳妇女就业、带动妇女创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建基地,示范推进。培育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个;巾帼示范合作社15个,鼓励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市场”“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吸纳农村妇女就业,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增收致富,带动6000余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选准妇女最需要的技能知识形成培训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讲师建立师资库,由社区(村)、有培训需求的妇女选择培训项目,最大限度地拓展培训资源、用好培训资金。一年来,开展市级月嫂、手工、电商等多层次多门类培训20余场次,培训妇女1000多人。
搭建平台,强化服务
为有创业需求的城乡妇女提供岗位、技能、项目、资金帮扶。借力“春风行动”,巧搭女性就业桥梁。一年来,举办“女性专场招聘会”10余场,发放创业就业宣传资料2余万份,为进城务工女农民、城市下岗女工、失地妇女提供就业服务约1万人次。成立联盟,抱团发展。成立巾帼合作社联盟和巾帼返乡创业联盟。为广大创业妇女搭建了技能提升、空间拓展、优势整合的智慧平台。开展创业项目对接。发挥女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带动功能,推动发展适合女性的种植养殖加工、手工制作、电子商务、庭院果树栽培、蔬菜大棚、家政服务等居家创业项目。与市工信局、白城创享国际大厦共建巾帼创业孵化基地,为女大学生和有创业意愿的妇女提供创业创新基本入门服务。
典型引领,示范带动
加强女企业家协会建设。发挥优秀女企业家、大企业引领作用。组织女企业家参加女性创业创新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提高女企业家战略思维能力、创新发展能力。支持中小规模女性领办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综合电商平台,打造了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5个,创业就业典型18名。抓住三·八妇女节有利时机,表彰创业女能手,举办妇女创业报告会、妇女创业座谈会,介绍创业经验,交流创业体会。营造学先进、赶先进浓烈氛围,激发广大妇女创业激情,推进妇女创业就业。一年来,全市各级涌现出创业就业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20名,培育创业就业基地11个。
关于表彰2017——2018年度 白城市“最美家庭”的决定
一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得到了广大妇女和家庭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涌现出一大批夫妻和睦、孝老爱亲、科学教子、邻里互助、热心公益、自强不息、创业致富的“最美家庭”。为表彰先进、弘扬新风,白城市妇联决定命名韦娜家庭等10户家庭为2017——2018年度白城市“最美家庭”标兵、命名杜旭等50户家庭为2017——2018年度白城市“最美家庭”。
希望受到表彰的家庭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做文明家风的传播者和示范者;希望全市广大家庭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参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不断挖掘“最美”、学习“最美”、成为“最美”。通过树立良好家风,传承家庭美德的点滴实践,逐步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为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贡献力量。
白城市妇女联合会
2018年3月6日
2017——2018年度白城市“最美家庭”标兵
韦 娜家庭 洮北区长庆街道安居社区
林淑琴家庭 洮北区辽北路141号
刘玉杰家庭 镇赉县太平山村杏花村屯
王 君家庭 镇赉县镇赉镇三街二委
花彦宏家庭 洮南市团结办事处安逸社区
侯 芳家庭 洮南市光明街道光大社区
郭晓伟家庭 通榆县开通镇育才社区
黄艳秋家庭 通榆县开通镇育才社区
倪晓杰家庭 大安市红岗子乡八家子村
宋 双家庭 大安市锦华街道临江社区
2017——2018年度白城市“最美家庭”
杜 旭家庭 白城市幸福街道花园社区
王 爽家庭 白城市瑞光街道安居社区
杨小红家庭 白城市城南街道草原社区
杨 多家庭 白城市鹤林苑小区
南巧珠家庭 白城市明仁街道
张振中家庭 白城市公园西路
王 艳家庭 白城市城南街道东兴社区
于 贺家庭 洮北区幸福社区
于晓红家庭 洮北区瑞光街道办事处
刘吉华家庭 洮北区明仁街道明仁社区
王世奎家庭 洮北区青山镇复兴村
郭腊梅家庭 洮北区林海镇甜水村
马平乐家庭 洮北区新立街道长利社区
闫金艳家庭 洮北区青山镇永红村
刘亚丽家庭 镇赉县黑鱼泡镇大围子村
孙国荣家庭 镇赉县东屏镇乌木村
张玉兰家庭 镇赉县东屏镇致祥村
王国艳家庭 镇赉县东屏镇致祥村
李艳红家庭 镇赉县坦途镇双宝岱村
苑国辉家庭 镇赉县大屯镇谢台岗子村
彭海荣家庭 镇赉县镇赉镇太平山村
孙立春家庭 镇赉县镇赉镇二街十九委
聂 威家庭 镇赉县镇赉镇三街十九委
母宝国家庭 洮南市洮府乡桥南村
丰 雪家庭 洮南市光明街道光照社区
张 艳家庭 洮南市瓦房镇悦来村
冯连志家庭 洮南市富强社区八委
池洪波家庭 洮南市团结街十二委
李春艳家庭 洮南市大通乡惠清村
沈晓芳家庭 洮南市永康街道永军社区
张淑娟家庭 洮南市永茂乡三段村
刘桂华家庭 洮南市东升乡进步村
陈 颖家庭 通榆县育才社区
刘志玲家庭 通榆县开通镇开通社区
王海峰家庭 通榆县开通镇育才社区
田桂芝家庭 通榆县开通镇开通街
冯 艳家庭 通榆县开通镇育才社区
李莲英家庭 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龙井村
王喜荣家庭 通榆县碧水东城小区
刘国林家庭 通榆县鸿兴镇青山村
姜淑荣家庭 通榆县团结社区
王淑云家庭 大安市慧阳街道南湖社区
尹益兰家庭 大安市临江街道人和社区
隋广杰家庭 大安市慧阳街道城南社区
刘亚新家庭 大安市两家子镇来福村
李 明家庭 大安市大赉乡铁北村
王桂华家庭 大安市荣达美域小区
薛玉华家庭 大安市新平安镇长进村
王淑波家庭 大安市四棵树乡大围子村
姜艳春家庭 大安市月亮泡镇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