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伦 姜宁)日前,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 今年,我市各地统一认识,科学分析把握备春耕生产形势,早动手、早准备、早安排,扎实推进备春耕生产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今年全市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586万亩,其中种植水稻300万亩,杂粮杂豆390.3万亩,普通玉米603万亩,特色经济作物225.6万亩,鲜食玉米8万亩,饲料作物30.5万亩。
全市备春耕计划需用资金33.8亿元,截至3月初,已筹集20.42亿元;备春耕计划施用底化肥60万标吨,现有货源42.1万标吨,已到户36.55万标吨;计划使用玉米种子0.79万吨,已到户0.5万吨;计划使用农膜9800吨,已到户5887吨;计划使用农药1370吨,已到户825吨;计划积造农肥2600万立方米,已积造1926万立方米。全市已检修各种类型拖拉机和农机具9.8万台(套)。
我市从去年秋季开始,开展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和“柴改电”工程项目建设。全市投入抗旱资金1.21亿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6万亩,新打水源井125眼,改造水源井571眼,新增喷灌设备1003套,完成水源井“柴改电”6.2万眼。
去年入冬后,各级农业部门以“冬季大培训”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截至3月上旬,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48期,印发资料17.52万份,已培训15.37万人次。
在棚膜经济方面,今年全市计划新增棚膜面积2万亩。在庭院经济方面,在去年发展384个贫困村的基础上,将实现“三个全覆盖”,即所有行政村、屯、农户全覆盖,订单全覆盖,补贴全覆盖。全市计划发展庭院经济19.9万户、面积1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