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父母已经了解了抚触对婴儿的好处,比如促进发育、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关于婴儿抚触的具体操作方法等,网上应有尽有,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本文的重点是提醒父母避开三个误区,以免婴儿抚触越来越远离它的真谛——爱的抚触。
误区一:忽略父母参与的重要性
随着月嫂、早教机构、婴儿游泳机构等广泛开展婴儿抚触工作,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让专业人士给宝宝做抚触。其实,只有父母亲自抚触宝宝,才能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和信心,才能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产生安全感,同时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误区二:忽略宝宝的状态
宝宝有六种状态:哭、浅睡眠、深睡眠、安静觉醒、活动觉醒、瞌睡。只有在宝宝觉醒且快乐的状态下给他做抚触,对宝宝和父母来说才是一种享受,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宝宝哭了、饿了、困了、睡了,都不宜做抚触。
误区三:抚触成为一种机械性操作
抚触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给宝宝带来舒适感的过程,因此重点不是怎么操作,更不是千篇一律地从头抚触到脚。抚触时要营造温暖、舒适的环境,从宝宝最喜欢的姿势开始,抱着、躺着、趴着都行。总之,只有让抚触成为一种传递爱的媒介,宝宝才会更加健康。 (鲍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