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从“打赢”到“打好”,体现的是质量导向,从重视“扶贫进度”转变为更加关注“脱贫质量”。
作为2018年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镇赉如何“啃下硬骨头”,实现最后攻坚大捷?年初,该县确定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达标”的总体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好脱贫攻坚“六个必须”,确保脱贫摘帽目标如期实现。
——必须统一思想,坚定必胜信心。经过两年努力,镇赉县已退出贫困村49个、贫困人口28931人,退出比例分别达到60%和78%。按照既定计划,今年将再完成33个贫困村、7351人的退出任务。该县在安全住房、生活用电、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最低生活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基本养老保险等8个方面已经达到退出要求,今年将重点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和村村通硬化路工程,对标补齐短板,向脱贫摘帽发起“最后总攻”。安全饮水工作确保在7月底前全部完工。道路建设要在9月底前全部完成。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咬紧牙关、卯足干劲,取得脱贫攻坚最后胜利。
——必须加强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为了推动各级干部重心下沉,确保工作更加扎实,该县重新调整了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和包保体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围绕脱贫摘帽目标,研究制定2018年重点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并逐项明确目标、责任和时限。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在抓好专项小组工作的同时,切实担起包乡、包村责任。乡镇党委书记对本乡镇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对区域内所有扶贫力量实行统一领导。乡镇包村干部保证每村至少配备2人,每周保证驻村3天。村党支部书记组织调度村社干部,软件、硬件一起抓,将工作重心下沉到户。要真帮实扶,在项目、资金、物资、感情上倾力投入,驻村工作队要重点加强扶贫政策宣讲,着力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把庭院经济作为突破口,帮种、帮管、帮收、帮卖,让贫困群众满意。
——必须聚焦精准,提高脱贫质量。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该县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对标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一项一项全面衡量,一户一户调查核实,精准列出问题清单,精准制定解决方案,精准排定时间计划,确保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所有达标工作。
——必须推进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志气和智力是脱贫的内因,帮扶工作既要“输血”,更要“补气”。该县要求乡村组织和包保干部,要结合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提振“干闯拼”的精气神。宣传、文化和广电部门,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和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广泛宣传劳动脱贫、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立起“我脱贫、我光荣”的正确价值取向,加快推动群众思想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农业、就业、科协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深入开展大培训活动。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为群众送去增收致富的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新技能,指导他们通过劳动创业过上更加富足美好的生活。
——必须强化政策落实,提升群众满意度。群众对扶贫工作是否满意,根本在于政策落实的深度和广度。今年,镇赉继续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健全完善“三下沉两提高”和“定点免费治疗”政策,建立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兜底保障制度,强化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体的保障能力。同时着力提高政策普惠性,加大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庭院经济奖补上要实行非贫困户与贫困户同等待遇,提高非贫困村群众和非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必须强化监管,加强作风建设。该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转变作风,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抓实干、推动落实。进一步规范项目操作流程,健全完善项目管理档案,确保项目和资金运行安全。同时紧盯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问题,深入开展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