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书店里转。恰逢几个小青年正在看书选书。一位望着书价愤愤不平:“书可真贵,干脆不买!”又一位拿出万宝路香烟说:“还是这玩意儿实惠!”说着一人一支吸起来。
回家路上,乃至以后好一段时间,这幕场景一直在脑际萦绕。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若说买不起几本书,无论是谁都不至于,这里面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对那几个青年来说,无非是少抽几盒“万宝路”或者是少喝几次酒罢了,一盒洋烟也许会让你神气一时,再神气一时或神气一阵子又能怎么样呢?但一本好书会使你受益一辈子,哪个更值得?
叔本华说过,我们可以用最低的代价换取一本最有智慧的伟构,我们享有古人终生向往而不可得的便利。如裹足不前,自陷于物质生活的小圈子,岂不笑煞吉辛先生?吉辛是英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在他所撰写的一篇名为《我的书》的文章中说:“时常的,我站在一个书摊或是一家书店的橱窗前,被一种知识的欲望和身体的需要所冲突纠缠着。午饭时间已到,肚子已在咕咕地叫了,可是一本渴望已久的书映入了我的眼帘……”
人活着,并不只需满足生理上的欲望,总还是需要点精神慰藉吧。要想活得充实点和自信些,就买几本书读读吧。许多人把精神上的富有看作人生中真正的富有,我想也是有道理的。前几天从报上读到了生活在加拿大的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女士的故事。在一般人们心目中,这位名作家一定是一个腰缠万贯的阔太太,其实不然。她自己说过:“我没有汽车,没有别墅,没有彩电,但我很阔气,我有4000多册的个人藏书。”4000多册藏书,也许会被追求实惠的人们嗤之以鼻,他们也许永远不会理解读书人的财富观,但倘有机会,我还是想对他们说:“买几本书吧,为了你,为了你的事业,也为了你的后代。”
●李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