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涅槃之时有凤来仪 重生之地医者仁心
强化社区矫正监管助力扫黑除恶斗争
救女婴闯红灯 司机认罚
破常规开绿灯 交警“免单”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5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涅槃之时有凤来仪 重生之地医者仁心
——记白城市医院老年病科
老年病科的护士在台前细心工作。
老年病科的护士在为患者输液。
老年病科护理团队。
 

□本报记者 李彤君/文 刘冠男/摄

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使,这世界将没有温暖和爱。也有人说,医护工作者就是人间的天使,把圣洁撒向人间,用爱托起生命的重生,又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奉献出光和热。

在白城市医疗行业中,就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默默无闻地忙碌着,声名远播,以天使情怀让夕阳因之而焕发出新的光彩,他们,就是白城市医院老年病科。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在的老年病科在院长助理、科主任王艳华的带领下,将“全心全意为老年患者服务”作为工作宗旨,始终以提升技术水平、坚持强化硬件设备、努力完善服务体系为基础,赢得了老年患者的信赖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敢同死神较量,挽救生命他们当仁不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高龄老人的比重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现,已成为影响我国当前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重视老年人的健康、预防和治疗已成当务之急。

走进白城市医院老年病科,院长助理、科主任王艳华告诉记者,老年病科的设立为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为便捷而专业的医疗服务平台,更多新的医疗手段和仪器设备的运用,更为老年人的救助和康复创造了现代化的医疗条件。

白城市医院老年病科始建于1999年,其前身为特诊科(老干部病房),是具有全科性、综合性特点的临床科室。老年病科共有24名医护人员,根据老年病需要多病同治或主治一病及兼治其他的特点,大部分医生一专多能,既有大内科的全面知识,又具有心血管、脑血管、内分泌、血液病等专科知识。随着就医环境的改善,病房内独立的卫生间和相关的配套设施,让住院患者和家属感受着就诊时的便捷与温馨。在医疗护理中他们实行全程优质服务,条件优越,配套设施齐全,配有心电图机、床旁多功能监护仪、心脏除颤器、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仪、指尖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糖检测仪、输液泵以及降钙素原、心衰标记物、心肌损伤标记物、D-二聚体等快速检测仪。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入住老年病科的患者都在60岁以上,平均年龄达68岁左右,大多数患者存在多器官功能衰退、多病共存、病情复杂等特点,这就需要老年病科的医生必须是全科医生,以便对各类疾病给予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在护卫生命的战场上,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2016年2月的一天,突发冠心病的王大娘住进了老年病科,正值隆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导致住院的患者猛增,老年病科的病床全部住满,只能加床,王大娘就是走廊加床的患者之一。

住院的第二天中午,刚吃完午饭的王大娘病情突然加重,这时刚来上班的王艳华主任刚好走到病人床边,一见老人面色青紫,立即上前查看病情,发现病人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并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展开抢救。患者反复多次出现室颤。室颤是指心室发生无序的激动,致使心室规律有序的激动和舒缩功能消失,是致死性心律失常。经过多次电击除颤、心肺复苏、静脉给药,最终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老人恢复意识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那次抢救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可作为主治医生的白惠艳至今记忆犹新。那个夜晚,在与死神的搏斗中,老年病科的医护人员真是使出浑身解数,守在病床边,只为让老人的生命能得以延续。白惠艳说:“也许家属体会不到我们的心情,我们渴望治病救人的心情比家属还迫切。而且无论最后面临什么结局,我们都不曾有半点松懈,始终在坚持、在坚守。这就是我们的医者仁心吧。”

2018年3月5日凌晨3点,92岁高龄的孙奶奶因肺部感染、急性左心衰,住进了市医院老年病科。老人患有冠心病多年,入院前已高烧3天,有心律失常病史,没想到发烧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入院后经相关检查,患者存在多脏器功能衰退和营养不良,给抢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面对病情危重的老人,家属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老年病科的医护人员并未因患者病情危重而放弃,而是高度重视。在王艳华的带领下,全力以赴,迅速请专家进行会诊,拿出最佳抢救治疗方案,经积极的抗感染、纠正心衰、调整血压、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最终使老人平安脱险。入院时,老人是被家人抬进病房的,经过21天的精心治疗,老人是自己走着出院的。

面对病痛绝望,奉献爱心他们天使心肠

如何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千方百计地为患者解除痛苦,让患者真正体会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这是王艳华主任和老年病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心愿。也正是在她们的悉心呵护下,这些曾经身患重疾的老人,经过涅槃重生,走向了健康,点燃了晚霞一片红。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白城市医院一直在关注老年人这一群体,市医院老年病科更是一直在专注做关爱老年人的工作。他们在注重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同时,兼顾于人、伦理、生命的质量和病人的需求,注重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人文关怀等一体化服务,对医疗的全过程负责,使老年人在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下都能享受到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生活照料。同时,院里与上级医联体单位紧密对接,沟通融洽,每周都有多学科的特定指派专家来院出诊、复诊、查房、授课。这一举措让很多患者足不出白城就可以享有大城市的医疗服务,百姓不必东奔西走就可以就地就医,既省钱、省时、省力,又不必到大医院排队等候,此项便民、惠民的好办法,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一方面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实现了小城市与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优秀的专家团队以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辐射带动全科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有效推动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及重点学科建设,对补齐基层短板,促进医联体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针对科室的特殊环境和特殊群体,自建科以来,老年病科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科规”,只要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带称谓不说话。这一点,在王艳华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医护人员都做得非常好,而且每位医生都熟知每位患者的病情。老年病科在岳东华护士长的带领下,护理人员始终不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用自己的爱心、诚心、耐心,关心每一位患者,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努力争当“社会满意、病人满意、自己满意”的医务工作者,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通过一系列这样的“科规”,老年病科的医护人员把爱洒向每一位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使患者在承受病痛时能得到心灵的安慰,也正是接收到来自医护人员的这份关爱,让患者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老年病科曾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尿毒症患者,老人一想到余生要靠透析维持生命,情绪就特别低落。家属送来的饭菜也只吃几口,面对治疗消极抵抗。针对这种情况,科里的医护人员想尽办法增强她的生活信心。为此,科里人和她的家属沟通,换着花样给她办伙食,以她爱吃又有营养的饭菜为主。护士长岳东华以拉家常的方式,给她讲述科里曾收治的一位患者依靠透析生存了16年,延续了生命。就这样,一来二去,这位患者走出了心理阴影,开始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临出院时,她对护士长岳东华说:“你可能就是随意跟我说一说那个患者的情况,可我是真听到心里了,人家比我病情重得多还那么乐观!”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正是这样把患者当亲人对待,才让市医院老年病科从建科到如今,赢得了众多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把这里当成重生之地、希望之家。就连本院退休的老院长因病来老年病科住院,都惊讶于老年病科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拉着王艳华主任的手竖着大拇指说:“老年病科是一个高素质的团队,技术过硬、服务一流、管理到位、有人气。”

未来老年病科发展目标是从加大科室技术力量、加强科室人员梯队建设、人性化服务、落实医疗优惠政策入手,拓展老年医学、老年康复保健的更大的空间,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残疾、失能老人就医提供便利服务。积极参与到该院医养结合的工作中去,把病情稳定,需要进一步康复的病人转到养老院,把养老院需要救治的病人经绿色通道直接入科积极救治,做到医养的有机融合。在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的基础上,从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亲情化服务融入到医疗服务工作之中,加强医患沟通,提高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尊重病人、服务病人,顺应时代发展和现代生活需要,市医院老年病科走在了前面。

老年病科还建立病人出院复诊制度,科里定期电话通知病人复诊,随时接受病人的电话咨询,对院外病人进行规范化的用药指导,尤其是反复住院的病人,可以减少住院率、降低住院费用、减轻病痛、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攻克医疗难关,学以致用他们勇于担当

质量管理是医院永恒不变的主题。老年病科医护人员除了在工作中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进步之外,业余时间组织业务学习更是司空见惯。而他们把这些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更是结合到实际中,学以致用。一位护士曾经负责过的一位心梗后心衰的老婆婆,从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一周没有排过大便,在病床上腹胀难耐,痛苦不堪,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通过以往的知识储备和每天拓展知识的学习知道对于一个心梗后心衰的患者,必须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诱发急性左心衰。她立即联系医生,做出治疗方案:灌肠。可当她准备灌肠时却发现婆婆因许多天未能排便使得肛门充血,粪块已经堵住肛门,不能进行灌肠了。看到婆婆焦急而痛苦的面容,她毫不犹豫戴上手套,用手小心地一点一点地将坚硬的粪便抠出,并轻声安慰婆婆:“没事的,一会儿就好了,您放轻松啊!”就这样,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婆婆的腹胀渐渐地缓解了,婆婆笑了,她也笑了。家属拉着护士的手:“孩子,辛苦你了!你们娴熟的技术真的解决了我们的痛苦啊!”

自市医院旧址重建后,就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医院领导更重视医疗质量和优质服务,就诊人数明显增多,病房床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无形中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大家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保证医疗质量,达到了全年无事故、无投诉。

如何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市医院老年病科不仅承担对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还提供老年人健康服务、真诚关爱。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千方百计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已成为王艳华主任和老年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心愿,正是在这些人的仁心大爱和妙手回春之下,凤凰涅槃之时才迎来了生命的绚烂晚霞!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