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三农天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镇赉庭院经济
昔日“闲置地”今日“聚宝盆”
“结对帮扶”不是“给钱送物”
图片新闻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今年农业主推技术
薄皮甜瓜生育期技术要点
大安市国税局驻村工作队
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让乡村更亮丽
吉林百石律师事务所
完成与洮南市万宝乡新民村扶贫对接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为贫困村添新绿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对帮扶”不是“给钱送物”

●叶金福
 

近日,一位在乡镇工作的朋友在谈及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时,不无自豪地说,他今年已给这位结对的贫困户送了三千元钱,还送了不少的衣服、农资等物品,自己还因此被评上了结对帮扶的先进个人。笔者不禁想:“结对帮扶”难道就只是“给钱送物”吗?

近年来,脱贫攻坚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积极开展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活动。这既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更是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之桥。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对“结对帮扶”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误区。有人认为,给贫困户送点钱、送点物就算是帮扶到位了。于是,一年下来,不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去贫困户家中送点慰问金,就是买些化肥、衣服等物资送上门。这种送钱送物式的帮扶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户的经济困难,但对于许多贫困户来说,这只能是解一时燃眉之急,难以起到长效帮扶的作用。

一些贫困户之所以难以脱掉贫困的“帽子”,关键是缺乏家庭经济增收的来源。许多贫困户苦于没有一技之长,想发家致富,却往往力不从心,因而一时难以摆脱贫困的现状。因此,笔者以为,我们的帮扶干部在适时适当“给钱送物”之外,更要根据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做到精准结对,精准帮扶,多出“金点子”,多送“技术”,帮助其找到一条摆脱贫困的新路子,并激发其内生动力,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作为”,从而走出“年年结对年年贫”的死胡同,摆脱贫困并达到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据《农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