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气温升高,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入了高发期。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仅5月份,广西就发生涉及中小学生的溺水事故26起、死亡28人。目前,广西已下发紧急通知,开展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的专项行动。
悲剧也在敲响警钟,警示人们要尽快采取相关措施,密织防溺水安全网,以保护花季少年安全幸福地成长。
密织防溺水安全网,尤要重视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近年出现的溺水事件,以乡村和城乡结合带地区居多。究其原因,不外乎夏季天气酷热,乡村防暑条件相对缺乏,游泳成了最方便的防暑降温方式;乡村青壮年劳力多在城镇打工,村中多是留守老人或妇女,孩子缺乏有效监护和管束;乡村不少水域处所偏僻、水下地形复杂,且缺乏警示标志,缺少监管人员,缺乏防护设备,游泳者一旦溺水,往往救援不及或不力。
保护好留守儿童的安全,防止他们因溺水等意外导致损伤,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组织和相关部门如共青团、妇联、公安、消防等应携起手来,强化责任意识,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游泳安全问题。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基层镇村组织和学生家长,更应切实负起教育、监护责任。
时下,有不少乡村河段设立了安全警示标志,安排了专人看护,告诫人们不要下河游泳。在溺亡事故频发河段,还应安排专门的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乡村社区选择安全地段,合理布局,筹建简易游泳场馆,解决乡村孩子们的暑期游泳问题。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