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回肠荡气“沁园春”
艾叶飘香的日子
麦田里的父亲
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
写给父亲节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肠荡气“沁园春”
——写在夏永奇先生《永唱奇吟》首发之际
 

□马富林

日前,永奇先生大作《永唱奇吟》(三卷本)由中华诗词楹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不仅是永奇跻身古诗词创作5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为白城文苑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永奇从事诗词创作迄今的50年中,共出版发行35卷凡17600余首古词作品。可以说是卷帙浩繁,著作等身,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永奇不仅是一位诗家,更是一位学者。他饱览群书,博闻强记,可谓“掌上文史哲,胸中词赋诗”,其学识之广博,在我了解的白城文化人中,鲜有人能望其项背——这正是他作为高产诗词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题材和灵感于诗词创作固然重要,然孤陋寡闻、缺识少见、思维壅塞、语言贫乏,再好的题材和灵感也会饿毙在摇篮里。永奇于词堪称极速作手,一篇意象超然、恰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目不暇接的百余字长调,在永奇说来也就是分分钟事。一次酒桌上,永奇兴之所来,即席量身定制为笔者口占一首《沁园春》,律菁词隽,语惊四座,在座诸君先是瞠目结舌,继而热烈鼓掌。读永奇的词须备上上好的咖啡,慢慢做足功课,然后细细玩味——因为他说不定邀来何方神圣与你寒暄;也说不定邀来哪位帝王让你接驾,读永奇的词,还必须识得奇门遁甲、必须学会穿越,否则你的思维无法追踪到他的龙奔蛇突——“人非生而知之者”,这一切的一、一的一切,无不与学识密切相关,所以想和永奇相颉颃,想玩儿诗词到心跳,必得不断武装自己、不断丰厚自己的积淀才成。

认识永奇的人都知道,他雍容大度、温文尔雅,是颇具绅士风度的谦谦君子。但读他的词,你会感受到他骨子里那种不安定的天分。永奇把与他生命缠绕在一起的词嫁给了豪放。读词读心,读永奇的词,仿佛他没有半寸柔肠。他的词,多如苏东坡执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的那种,豪气干云,振聋发聩。有词为证,如《沁园春·绝顶长吟》:

“踏碎波涛,撞破云空,捣毁隘关。命长江化墨,九州荡荡;珠峰作笔,五岳掀掀。李李赊格,苏辛借律,傻傻痴痴闯地天。忽狂啸,捧古词问鼎,新韵登巅!

开荒拓路扬帆,霜鬓际,冰河硬洞穿。任飓风虐虐,腊梅傲雪;冷枪暴暴,铁臂砸澜。虎虎昭威,龙龙造势,逸逸飘飘跨海山。重逐梦,举修竹掠浪,浩水书宣!”

诗家“命长江化墨”“珠峰作笔”“踏碎波涛,撞破云空,捣毁隘关”,致“冰河硬洞穿”,这是何等胸襟,何等气势!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永奇之于豪放一道,是一以贯之的。他意念中豪放就是词的同义词,因此起势就大开大合,振聋发聩,捉人眼球,撼人心魄。一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一个不事张扬的文弱书生,词风竟与他的性格迥异,其可怪也欤!我甚至怀疑他是一个性格撕裂的人。写到这儿,脑海中陡然泛起坡公《念奴娇·赤壁怀古》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诗句,讶坡公仙人,古知今事——那写的哪里是什么江涛,拿来喻永奇词的豪放大气、卓然超绝,再合适不过!

永奇22000余首诗词作品中,含词作17600余首,“沁园春”一调就有5000余首。他曾出版过两卷《沁园春恋》,其后“沁园春”一直是他的主打品牌,几乎丝儿们每天都可以一览“沁园春色”。可见永奇于斯之沉湎、绸缪。那么人们不禁会问:《康熙词谱》载词谱煌煌逾2000之巨,永奇为何对“沁园春”情有独钟?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沁园春”这个词牌说起。

“沁园春”,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本乐府曲牌。传汉章帝妻兄窦宪恃其妹为皇后之宫掖声势,尊贵骄恣,夺沁水公主园,于园中声色犬马,后因园名之,遂成“沁园春”一调。此调以苏东坡《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为正格,上下两片凡114字,上片四韵、下片五韵共九韵,押平韵。龙榆生称此调“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而取势恢弘、大气磅礴正是永奇词作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而这正是永奇对“沁园春”一调情有独钟的首要缘由。但“沁园春”一调上下片各有一组四言扇面对(隔句对),两组四言对(上下片煞尾处亦可不为对),且扇面对与片尾之四言对都要有领字,即“一字领”,其领字还要求必须是仄声,所以此调于创作技巧方面的要求极高,而这又恰恰是永奇偏好此调的另一个原因。笔者十分钦佩永奇“不玩则已,玩就玩高难的”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于挑战的精神。限于精力,笔者没能通读永奇所有的“沁园春”,但就读过的篇什看,永奇在“沁园春”中的对句,无不字洗词炼,工稳精到。如:

“亮白白细羽,雪山愧躲;黑黑长嘴,夜幕羞逃。”

——《沁园春·白天鹅》(扇面对)

“赏红冠一点,骄阳闭目;白绸千缕,皓月休屏。”

——《沁园春·丹顶鹤》(扇面对)

“若西施妙曼,嫦娥击掌;貂蝉爽朗,织女鞠躬。”

——《沁园春·美轮美奂》(扇面对)

“铁马横伐,冰河纵跨”

——《沁园春·功垂万代》(直对仄尾)

“浪里鱼游,舟旁橹摆”

——《沁园春·高原碧玉》(直对仄尾)

“远望如神,近瞧若道”

——《沁园春·风采夺魂》(直对仄尾)

以上例举,充分彰显了永奇厚重的文学积淀、扎实的文字功夫以及对对偶这种修辞方法烂熟于心、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

下面,笔者就尝试着选几首永奇的“沁园春”做些抛砖引玉式的赏析。限于篇幅,这种赏析恐类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如果有幸点到了词眼上,至少也算歪打正着吧!

先看一下这首《沁园春·竹》:

“儒有直云,释有空说,道有韧言。且王侯歌雅,朝堂赐墨;军兵歌帅,沙场铺宣。持节高峰,秉德幽谷,韵品卓卓屹世间。菊仰慕,共长青松柏,长翠梅兰!

根深叶细枝纤,托筋骨,贞操醉地天。纳春秋精气,魂昭水水,月星血脉,魄裹山山。虎豹输威,鱼龙屈烈,雁鹤鹰雕敬永年。民爱戴,祝同福宇宙,同寿神仙!”

这是一首咏竹词。上片起势的三句是说关于竹,儒家、佛家、道家各有各的说法:儒挺直,佛挺空,道挺韧。接下来的几句是说由于竹受三教推崇,所以备受朝堂甚至社会各界(以军兵代)喜爱。“持节高峰、秉德幽谷”是彰显竹的亮节懿德——竹的亮节懿德无论于“高峰”或“幽谷”都是共生共存的,这种分列的写法不过是诗词创作中的惯常套路。这两句除本原意义外,还暗喻竹如柳一样,生存能力极强,高山幽谷都能生长;其卓卓“韵品”让傲霜斗艳的菊花都心生仰慕,可以同松、梅、兰媲美——所以称松竹梅兰为“四君子”者,盖源于此。

下片诗家延续上片之意,说竹得天地之灵气,炼得贞操,山水兽禽无不敬它,祈愿它“同福宇宙,同寿神仙”,表现了诗人对竹的膜拜、喜爱之情。此篇诗人对竹直、空、韧之品格的抽象直观而准确,彰显了诗人敏锐的视觉和洞察能力。

《沁园春·凝魂凝魄——写在拜读李彤君报告文学之际》则是永奇的另一篇力作:

“袖里乾坤,笔下云烟,案上虎龙。醉激情荡漾,九州放鹤;爱心纵掠,五岳伏鹏。坎坷昭昭,辉煌耀耀,谷谷巅巅魂魄凝。真佳作,我献花万朵,端酒千盅!

古词新韵托经,丗八载,痴痴闯雨风。让江河扩道,百帆竞技;山川举鼎,亿物彰容。苦苦追求,艰艰探索,岂虑身前身后名。文呆子,任海枯石烂,地裂天崩!”

这首词是2015年诗家在拜读白城日报社记者李彤君所写的人物通讯《古词新韵两万首 当代文痴一永奇》后所写。这首词泾渭分明:上片是写对《古词新韵两万首 当代文痴一永奇》一文的赞赏和对李彤君的感激之情——发端的三句一写底蕴,一写功夫,一写状态。接下来是写诗家对这篇近6000字人物通讯的首肯和赞许,“真佳作”是对首肯并赞许的定性总结。诗家激动的心情难以名状“我献花万朵,端酒千盅”,再加上那个醒目的叹号,可谓这种心境的写照。下片是写诗家自己的感慨:诗家大笔如椽,一仍其旧,为了古词新韵这面大旗高高耸起,决心“让江河扩道,百帆竞技;山川举鼎,亿物彰容”。并决计初心不改,“任海枯石烂,地裂天崩!”此词分野清楚,情真意挚,起势三句虽如列品,然写法上层层剥笋,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下面这首《沁园春·晨秋出行》写得同样精彩:

“踏破秋霜,踏碎秋光,踏醉秋风!恰蓝天万里,悄骑虎豹;白云万朵,狂驭蛇龙。仙鹤昂头,神雕展翅,大雁南飞徐伴踪。古稀叟,又远学霞客,近法林公!

痴迷跌宕人生,世界阔,景观惹恋情。取长江浩浪,细描华夏;泰山巨垒,壮写豪英。借韵苏辛,赊格李杜,再向王维讨妙经。晨秋里,恋秋蝉嗓厚,秋水波澄!”

这首词,于秋着墨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写作者秋晨出行的情怀。从起势三句看,作者的心情是不错的,而且赶上个“蓝天万里”的好天儿,正是背着诗囊学徐霞客、林则徐远足的好日子。三个“踏”,足彰显诗家气势。词的下片浓墨重彩写诗家的心境和襟抱:从“痴迷跌宕人生”一句可以看出,永奇是不甘寂寞的人,更是不甘落寞的人,他骨子里流淌的鲜血鼓动他面对挑战、迎接挑战。“取长江浩浪,细描华夏;泰山巨垒,壮写豪英”,在永奇看来,那是他的宿命,是他的责,所以他要“借韵苏辛,赊格李杜,再向王维讨妙经”,以成就他用古词新韵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愿,成就他高耸起古词新韵大旗的心愿。词结得很妙:“晨秋里,恋秋蝉嗓厚,秋水波澄”——笔锋这陡地一转,眼前浮现出秋光里一幅秋的风俗画,笔者似乎看到了永奇闲适、恬静的笑容。

《沁园春·白城天鹅湖公园》则是永奇词中少见的具有婉约风格的作品:

“湖水轻柔,草地温柔,树叶嫩柔。伴白衣仙子,殷殷击浪;黑绫仙女,款款浮瓯。时而扬脖,时常展翅,蟹蟹鱼鱼结伴游。朝晖灿,恋环环小径,栋栋高楼!

更迷仙曲风流,悄悄放,推出一片舟。赏盈盈舞蹈,情飞天外;娇娇音乐,爱上心头。举盏迎宾,吟诗赠客,呼唤昭君献彩绸。熏熏醉,问瑶台焉泣,蓬岛焉羞?”

永奇赠我《永唱奇吟》三卷,载词作近700首。从前到后我翻了个遍,终于找到了这首相对婉约的作品,庆幸永奇刚肠百节中还真有寸许柔肠。一个嫩字,足泻春光。我仿佛看到了那嬉戏在湖中的天鹅“殷殷击浪”“款款浮瓯”的样子,还有那结伴游的“蟹蟹鱼鱼”。想想看,在迷人的“风流”“仙曲”声中,一叶小舟缓缓从苇荡中驶出,那该是一个什么情境?况且还有轻歌曼舞,昭君献绸——曼妙如斯,这“瑶台焉泣”“蓬岛焉羞”也就不言而喻了。

永奇斋名陋梦,几十年没有变过。不曾问过以陋梦为名究为何意。《汉语大辞典》载“陋”之释义凡十余条,无一褒义。我想取相对中性一点的“简陋”——从简简单单上生发开去,料不为错。跻身古诗词一道,是永奇孩提时代的梦想,也是他一生的追求。那时的永奇或许有些自卑——一个简单的梦,如一石片丢进大海,溅不溅得起浪花,权都算了。不曾料到会如今天这般大红大紫。永奇的成功全赖他的执着——“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永奇的“志”是被执着、被恒心贯穿着的。他不会想过有一天他会走进基尼斯世界纪录,也不会想过他的名字会镌刻在中华宝鼎上——是恒心、是执着、是坚韧不拔成就了他。当然不该无视永奇的天分。永奇天赋异秉,招人嫉妒。然俄罗斯文学巨匠高尔基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所以永奇的成功是饱蘸着血汗的天分换来的。50年,半个世纪。多少人抱着天赋、抱着梦想躺在沙滩上。唯永奇50年中与打拼如影随形,终遂夙愿。现在回头看永奇走过的路,再次印证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这一真理。

永奇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行者。这与他揖山拜水的行为无关,亦与他揖过、拜过的名山大川无关,甚至与他的浪漫情怀、审美理趣亦无关。唯一相关的,是他作为诗词行者的坚韧和执着。永奇无遑审视身后的一个个脚印,为了诗词,永奇筚路蓝缕,义无反顾,砥砺前行,从无畏缩。

十几年前永奇的《如此江山》出版时,我曾为永奇写过一首词:《沁园春·读永奇吟兄<如此江山>》

“煮酒飞觞,杨柳翻新,凡四十年。羡衔菁枕萃,才八学五;标新就简,月二秋三。翰墨牵情,诗魔无赖,物我皆无天使然。未辜负,向日诗林走,腾越关山。

休言战断词坛。有道是,今生未了缘。写江山如画,曾为陋梦,子规啼血,还冀佳篇。潜遁行藏,睥睨古训,仄仄平平任我传。拓荒者,耸改革大纛,勇往直前。”

这首词与永奇同出一辙,用的也是新韵。“才八学五”为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省;“月二秋三”为郑燮“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之缩。此词虽为十几年前所写,然自忖拿来比况今天的永奇,仍十分妥贴。这里面有评价、有嘱托、有祝愿、有期许。兹拿来作结,权作为兄长的二次激励、二次祈祷:愿永奇莫忘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责任,继续高举“古词新韵”的大旗,让“古词新韵”之路越走越宽阔。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