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科技新风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国“太空3D打印”试验制出新样品
人工智能,开启更多医疗可能
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加快进入云时代
国内首款下肢软体外骨骼问世造福腿脚不便者
图片新闻
爬楼机器人快递给你送到家
芬兰研究表明健康生活方式能预防老年记忆障碍
关于近视,原来有这么多认知误区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重力环境下粉末材料高精度成型难题解决
我国“太空3D打印”试验制出新样品

 

微重力环境下粉末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的有效控制是世界难题。记者6月18日从中科院获悉,该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在瑞士杜本多夫利用欧洲失重飞机,成功完成了国际首次微重力环境下陶瓷材料立体光刻成型技术试验,以及我国首次金属材料微重力环境下铸造技术试验,获得多件完好的陶瓷和金属制造样品及丰富的实验数据。

据了解,本次试验共进行了28次微重力、2次月球重力和2次火星重力飞行,搭载的两套装置分别对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进行了预先计划的制造任务,共获得10件陶瓷样品和8件金属样品。

国际上普遍采用丝状材料作为太空制造的主要材料形态,但其一次成型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较低,应用潜力受限。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了类固态陶瓷膏体材料。使用该材料可有效保证制造过程中材料形态的稳定,为微重力环境下粉末材料的高精度成型提供了新技术途径,有望在未来实现半导体、光学部件、MEMS(微机电系统)等产品在太空探索任务中的原位快速制造,也为月球资源的就位利用提供了新技术途径。

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2016年牵头开展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技术实验,多项成果为我国空间站、在轨服务及深空探索等任务中实现多种材料的高精度制造奠定技术基础。

(据《科技日报》)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