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三农天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图片新闻
发挥新乡贤的有益力量
开展健康扶贫活动
甜瓜病毒病防治方法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防治方法
我省将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
从打工妹到小老板
大喇叭传递村屯“好声音”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打工妹到小老板
——记通榆县红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艳红
●张力军
 

在通榆县团结乡,提起陈艳红,都说她是大名鼎鼎的农民企业家,因为她创建的通榆县红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三个方面,并延伸到化肥、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机具的经营和销售等方面。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的创业经历,是从做打工妹开始的。

陈艳红,1978年出生于通榆县团结乡前屈村的一个普通家庭,17岁时,父亲因为严重的类风湿瘫痪在床,使原本不算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艰难之中。正当花季年纪的陈艳红辍学了,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身上。此后,松原的红光二砖厂,多了一位年轻的女工。砖厂倒闭后,她与母亲为了生计卖过服装,也打过短工。

陈艳红的事业从一个盐碱池开始,在6年的时间里,她陆续流转和租下了80公顷别人弃之不用的“烂地”。她通宵达旦地研究这些盐碱地,不辞辛苦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通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将盐碱地改造成了最适合稻田生长的肥沃之壤。正当她在松原的事业顺风顺水、越做越大时,一场车祸差点让她失去生命,这场车祸增添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使她产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伤愈后,她把事业转回了家乡。

2013年,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了红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5月,在当地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帮助下,她投资200万元注册成立了通榆县团结乡铁牛农机合作社。如今,公司下辖包括绿野家庭农场、通榆县香榆米业两个子公司和铁牛农机合作社。公司通过对团结乡的盐碱地进行改造,进行水稻等种植及加工销售。同时进行牧业和水产综合养殖的尝试。

目前,绿野家庭农场有3个分场,累计开发水田面积5000亩,旱田面积3000亩,年产量稳步增长,2015年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农场中育苗大棚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共有120栋大棚,配备了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备,通过资源集放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基地呈逐步扩大态势。

通榆县香榆米业有限公司地处北纬45度,紧邻国家A级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向海,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著名的“弱碱粮都”,所生产的弱碱性大米颇受消费者欢迎。现在陈艳红种植了有机水稻,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她在150公顷的水面上搞养殖,形成了一种“种稻+养鱼+养鸭”的生态循环链。她直言:“一定要把好粮食种植的质量关。食品安全是一个关乎民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她认为只要有诚信、负责任,就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她的大米要走中端路线,就一定要保质保量,让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事业的成功,更让陈艳红增添了感恩社会、报答乡亲的情怀,她拿出几公顷地为县培智学校建立了教学实验基地,让那些孤单、残疾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学校有个活动的天地,能够看见人世间最好的风景,能够让这些孩子都能有一技之长。在基地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放开身心享受大自然,享受员工们为他们准备的丰盛食物。“让这些孩子们在这原生态的土地上,创造他们更多的价值。”与此同时,基地产出的大米和蔬菜,也提供给学校使用。

2016年,陈艳红的公司被白城市政府确立为白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年,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17年,获吉林省返乡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