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节选)
愿你学会笑着低下头
买菜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8年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菜

□程继武
 

过家离不开柴米油盐,离不开副食蔬菜。由于我媳妇身体不好,所以家里采购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身上。菜买回来之后,媳妇对买的菜格外用心,经常对菜的价格、质量、新鲜度进行评价。比如黄瓜,她的要求是价格一定不能买最贵的,买最贵的费钱,我常为此和她计较,觉得买菜哪有既便宜又好的,人家做卖菜生意也不容易,不挣钱人家图什么。可媳妇也振振有词,就你一个月挣的那两个钱,够养活我们娘俩的吗?钱是花一个少一个,一天节省10元钱,一个月就是300元,一年就是3000多元,你是傻子呀,这点账都算不过来,还当什么中学老师。媳妇这么一说,我还真往心里去了,是呀,一天省10元钱,一年的确是3000多元。如果买菜大大乎乎,一天多花10元钱的确让人不留意。至此后,我在买菜上注意价格了,至于质量和菜的新鲜程度,当然也要睁开眼睛仔细看,不然即使价格便宜,菜不新鲜也不行。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买菜的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买菜还买出了窍门。以黄瓜为例,买便宜的黄瓜,最好是买那些长相不太好的,虽然这些黄瓜长相一般,但新鲜度很高,可以说都是顶花带刺的,据说这样的黄瓜没有上过农药,是自然生长的,对身体好,价格还便宜,所以买这样的菜既便宜质量又好,回家就做菜吃了。

多年来,媳妇对我买的菜,评价有时高,有时低,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甚至发脾气,我知道她也是为了过家,要是我能一个月开上两万块钱就好了,买什么样的菜,还不是一挥而就。啥也别说了,主要还是钱紧。为了把生活摆布好,我还是一心一意地买菜。今春的一天,我又去早市买菜,别的菜都买完了,还想买几根儿黄瓜,可是问过几家,卖主要价都很高,水黄瓜一斤需4元钱,就在我打道回府之际,一位年龄比我小几岁的老弟见我走过来,就喊到,黄瓜一斤两元五。我一看,那黄瓜顶花带刺,长的也非常直,虽心里有点打鼓,可还是被他的黄瓜吸引了。我想可能是早市要收摊了,他急着卖掉黄瓜回家吧。其实,买菜掌握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早了,肯定贵,太晚了,人家卖菜的都走了。所以要赶在卖主要走没走的时候,他们一般都着急把菜卖出去,此时,菜价就会落下来。我心里又是一阵高兴,便跟这位老弟说,给我称4根儿黄瓜。那老弟一脸的高兴:“好咧。”说着拿起4根儿黄瓜就放在秤上,然后对我说:“2斤,5块钱的。”我接过黄瓜立刻就觉得分量不够。我说:“这是2斤黄瓜吗?”那老弟说:“上哪称都可以。”我说:“你的黄瓜肯定不够2斤,我到别处称不够2斤,你说怎么办?”这老弟一看我真的要称这黄瓜,就笑了,他说:“大哥,看来你真是老买菜的,手上的功夫不浅啊,不少人都买了我的黄瓜,没有像你能感觉出重量的,不好意思,我再给你加一根儿,这回肯定够2斤了。”我看了他一会儿说:“兄弟,做买卖讲的就是个诚实,童叟无欺,你嘴里喊着两块五毛钱一斤,可你在秤上做文章,这就不太好了吧,如果你卖4元钱一斤,我买不起不吃。做买卖讲究的应该是守本分而不是欺骗,更不是短斤少两。”这位老弟让我说得满脸是汗,嘴里一个劲儿地说:“大哥,我错了,我错了!现在我就把秤调过来,今后再也不干这种事儿了。”

回到家,媳妇一看黄瓜,说花多少钱买的?我说,两元五一斤。媳妇说,太便宜了,这么好的黄瓜,才两块五,你为什么不多买点?我什么也没说,心想,要是多买,还真感觉不出这黄瓜的重量了,也就让那老弟给欺骗了。我看了一眼黄瓜,觉得今天买的菜格外新鲜,而且还特别的嫩绿。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