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利
诗集《芦鹤放歌》,是赖文胜先生近几年连续出版几部文集后的又一部新作。该诗集,以浩瀚的芦草湿地为背景,以神奇的丹顶鹤、白鹤等自然物种为灵感,以天人合一为理念,以传统的节气、节日为主线,放情讴歌节庆文明、湿地景色、渔猎文化和塞外生活。
《芦鹤放歌》,由二十四节气组诗、节庆纪念日组诗和读写知行录组诗三部分组成,近300首。
二十四节气组诗,旨在品二十四节气,赏五千年中华文明。每个节气,诗人一般都写3首诗。第一首点清节气的自然渊源、时间节点、主要物候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随时领略到“檐水滴流鸭雀喜,东风解冻柳桃绵”的春意,“芭蕉沐雨叶尤美,沙棘临风花更红”的夏情,“月送凉风摇扇少,云含白露促瓜熟”的秋景和“风寒乍起木凋零,地冻初临水始冰”的冬韵,令人有身临其境、亲切美好的感受。第二首描写有关该节气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乡村掌故和人们的美好憧憬,不时领略到“山南接寿人情厚,海北拜亲香火红”的节气典故,“杜牧吟诗唱牧童,子推割肉劝清明”的动人传说和“但愿长闲得挚友,一弯春月赏清明”的由衷期盼,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第三首吟诵家乡节气民谣、风土人情、劝农佳话和生产生活喜人景象,时时领略到“惊蛰甫至乌鸦叫,镇赉山河春涌潮”的节气谚语,“雷鸣落箸惊刘备,蛇影杯弓吓杜宣”的传奇故事和“七月立秋忙打甸,三秋任重想周全”的农桑佳话,读来令人着迷、神往。纵观这组诗歌,可以看出诗人是从“风、雅、颂”三个层面上,用自己特有的诗歌语言再现了“二十四节气”这一我国历史文化瑰宝,讴歌了蕴含其中的典故的雅致、传说的美妙和风情的魅力,第一次具体呈现了二十四节气在洮嫩流域的人文征候,对读者的赏读给予了有益的启迪和足够的遐想空间。
节庆纪念日组诗,旨在解析重要节庆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这组诗大致有以下几块:一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诗人饱含深情地吟诵了十几个传统节日,以新颖的意境、充实的内涵和清新的韵律再现了“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喜庆节日,读来意味深长。二是我国重要的纪念日。诗人充满激情地赞颂了10多个政治性纪念日,像《伟大的战士雷锋》《七律·五四》《国庆抒怀》等气势高昂、妙句频出,给读者以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三是我国重大的庆典日。诗人不惜笔墨,热情洋溢地述说了自己在庆典之日的感动感怀、所思所想。最为引人注意的是,诗人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举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际,写下了《喜庆十九大》《中国自信》《中国使命》《中国思想》《中国方略》等近30首格律诗,读来令人感动。还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倾注于对本地节庆文化的观察与思考、挖掘与描绘,写出了《神奇的敖包》《抗日烽火燃遍赉北镇东》等富有地域特色、广受好评的诗篇。
读写知行录组诗,旨在提起读书兴趣,提高思维技巧,提升生活品位,力求提振周边正能量。这里有旅游感怀、读写感悟、聚会感言、人生感念,有社会杂谈、诗界杂感、琐事杂记,也有咏物、咏人、咏事、咏心之作,等等。通篇诗集,无不体现着诗人爱自然、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之情,《七律·天颂》《七律·地颂》《七律·人颂》《七绝·咏苇》《七律·居庸关怀古》《眼神》《魂牵梦绕的故土》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作。通篇诗集,绝大部分是诗人在退休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写就的,退休使他如鱼得水,能够更自由、更全面地发挥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更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读书、学习、思考,《采桑子·退休感怀》《七律·退休生活》《七律·云飞雨落》《七绝·我这一天》等诗作即可见一斑。通篇诗集,也处处洋溢着诗人对老领导、老同志、老同学和友人、亲人、家人的眷恋之情,《七绝·赞“一块长大”》《超杰玉和晓华重逢有感》《冰车印象》《七绝·念故人》《七绝·喜闻曜午丽霞游阆中》《我的母亲》《七绝·堆雪人》等就是生动的写照。
从创作形式上看,除了一部分自由诗、古体诗外,大部分是格律诗。诗人钟情于格律诗,是因为他知道格律诗是中国传统诗词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种诗体。诗人在创作中自始至终把握“五美”:均齐美、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简洁美。诗人熟练运用格律诗“简洁”“押韵”等特点和优势,仅用优美动听的几十个字,揭示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展现宽广无比、绚丽多姿的画面,抒发人间喜怒哀乐的种种复杂感情,传达社会生活中种种丰富深邃的哲理。诗人把学习创作格律诗,当做对一种高雅文学艺术的热爱、追求,按照格律严格要求去表情达意,在构思、立意、布局、修辞、择韵、炼句、炼字等方面,精益求精,以至于创作出一首首意义深邃、优美动听的高质量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