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到过白城的四位辽皇帝
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
十五夜望月
肝胆相照
马王堆地图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到过白城的四位辽皇帝

辽圣宗耶律隆绪
辽兴宗耶律宗真
辽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宋德辉

从辽太平二年(1022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率文武百官第一次来长春州(白城市洮北区城四家子古城)起,到辽天庆五年九月(1115年),辽朝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兵败“退保长春州”止。在辽朝历史的中晚期近百年的时间里,辽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和天祚帝等四位大辽国皇帝几乎每年春季都到白城一带进行“捺钵”。辽皇帝的春“捺钵”活动使白城地区古代历史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大大地提升了白城地区在中国东北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第一位 圣宗耶律隆绪

辽圣宗耶律隆绪,字文殊奴,契丹族,辽国第六位皇帝,景宗耶律贤长子,生于保宁三年(971年),卒于大平二十年(1031年)。乾亨三年九月(982年)即皇帝位,在位49年。耶律隆绪即位时,年仅12岁,由其母亲承天太后萧绰和大丞相韩德让辅助执政。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承天太后死后,开始亲政。

圣宗时代是辽朝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从983年到1031年的49年时间里,结束了辽国与周边国家的旷日持久的战争。特别是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澶渊之盟”的签署,辽宋达成协议:“宋每年间向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疋;两国罢兵,各守旧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签署,结束了两国半个多世纪的军事冲突,为辽宋两国发展争取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时的辽圣宗深深地感到位于松花江东部,日益强大的女真部对大辽国的安危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辽圣宗从大辽国的安危出发,为了加强辽国东北路的安全,在辽朝初期建在嫩江流域绰尔河下游军事重镇泰州和统和十七(1000年)建在今农安县东北红石垒的宾州基础上,又于开泰初年(1012年)在松花江岸(今吉林省怀德县秦家屯古城)置信州。又于开泰八年(1020年)置咸州(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老城镇)。开泰九年(1021年)置龙州,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

在设州建置的同时,又先后设置了黄龙府兵都部置司,咸州路详稳司和东北路统军司。可以看出辽圣宗对大辽国东北路边疆的重视程度是相当的高。尽管如此,辽圣宗在权衡东北路的战略地位时,把今天的白城作为东防女真,北御室韦的重要战略基地。并于太平二年(1022年)春,亲率文武百官到白城一带捺钵。如《辽史·圣宗本纪七》记载:“(太平)二年(1022年)春正月,如纳水钩鱼。二月辛丑朔,驻跸鱼儿泺。三月甲戎,如长春州。”辽圣宗的这次“捺钵”是辽史上记载的辽皇帝第一次到今天的白城这一带“捺钵”。从正月到三月这段时间里,辽圣宗率文武百官马不停蹄地先到纳水(嫩河)钩鱼,二月又驻跸在鱼儿泺(月亮泡),三月又到长春州。尽管这时期我们无从得知长春州是否已经建有城址,但是我们可以确信,这时的州级政权机构长春州已经设立,长春州的节度使已率兵在这里安营扎寨。否则辽皇帝也不能到这没有自己军队驻守防御的地方进行“捺钵”。此后辽圣宗于太平三年(1023年)来白城一带“捺钵”并在“捺钵”期间处理了辽国军政大事和任命一批军政官员。太平四年(1024年)二月,辽圣宗来到鸭子河,即今城四家子古城东北35华里往北,大抵从洮儿河镇到五间房水库一带狩猎捕天鹅。同时降旨,将挞鲁河(洮儿河)改为长春河,鸭子河(嫩江松花江段)改为混同江。太平五年(1025年)正月,辽圣宗来到混同江,二月到月儿泺(月亮泡),月底又到“长春河鱼儿泺,其水一夕有声如雷,越沙冈四十里,别为一陂”。这是白城地区史书上记载的一次陨石或地震,据地质部门调查应该发生在现月亮泡水库西岸的新荒渔场北一带。

太平六年(1026年)二月,辽圣宗降旨,在混同江——疏木河之间建城驻防。在黄龙府建堡三个,烽火台10个,并派重兵把守,以防女真。太平七年,八年来混同江和长春河驻跸。太平十一年(1031年)辽圣宗正月又来到混同江,二月如长春河。三月染病。在返回辽上京途中崩于行宫。

辽圣宗从1022年到1031年9年时间,先后7次到白城一带进行春“捺钵”震慑了女真和室韦,构建了辽朝东北路的重要防御体系,为大辽国后期安宁奠定了基础。

辽圣宗在位49年,使辽国进入鼎盛时期,史学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第二位 兴宗耶律宗真

辽兴宗耶律宗真,契丹名只骨,是辽国第七位皇帝。辽圣宗长子,生于开泰五年(1016年),卒于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太平十一年(1031年)继皇帝位,在位24年。

辽兴宗继位后,于重熙三年(1034年)春来到长春河,今天的白城一带“捺钵”。五年(1036年)春,又来到鱼儿泺(月亮泡)。七年春(1038年)再次来混同江(松花江),二月,来到长春州。八年(1039年)又一次来到混同江观鱼,并在这里接见了前来祝贺的宋朝使节韩琦、王从益。二月,驻跸长春河。同年十一月,经过17年的施工建设,长春州城竣工。这是白城地区历史上的第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建筑。据上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实测,城周长5748米,有南、北、东、西四门,城内外均有马面,城门有瓮城,四周有角楼。城内有诸多的建筑堆积,是目前除辽代五京城址外,东北地区最大的辽代古城。

此后,从重熙十三年春(1044年)到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的十二年间,辽兴宗耶律宗真前后十次来白城一带的鱼儿泺(月亮泡)、长春河(洮儿河)、混同江等处“捺钵”。在此期间辽兴宗曾多次分封任命辽朝高官,并颁布法律“禁止契丹族人以奴婢卖与汉人”。并与重熙二十二年(1054年)下令,在长春州设置钱帛司、盐铁司、转运司和度支司。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金融部门在长春州设置,可以看出长春州在大辽国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这些中央派出机构,在当时的辽国只有五京和辽西、平州有设置。这些机构直属中央,互不统属,各司其职。盐铁司,执掌食盐专卖和铜铁矿冶等。度支司,掌握财政出纳。钱币司,掌握货币收支。转运使司,负责地方财赋和物质保障等。可以说当时的长春州就经济的中心地位而论是除五京和辽西、平州以外,任何一个州都无法比拟的。足见其地位的特殊和重要。这些经济部门的设立,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我们今天见到的城四家子古城的建筑遗址,规模大、范围广、遗物多也就不难理解。

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七月,辽兴宗在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右旗庆云山进行秋“捺钵”时,患病不愈,崩于行宫,年四十。辽兴宗即位16年,兴宗在位时,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若,军队衰弱,国势日益衰落。

第三位 道宗耶律洪基

辽道宗耶律洪基,契丹名查剌,字涅邻。是辽国第八位皇帝。辽兴宗长子。景福二年(1032年)生,卒于寿昌七年(1101年)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继皇帝位,在位47年。

辽道宗继位后,从清宁二年(1056年)正月开始第一次到鱼儿泺(月亮泡)“捺钵”到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死于混同江“捺体”行宫中,共到今天的白城一带“捺钵”35次。在春“捺钵”中决定和处理一些重要的军国大事。据《辽史·道宗本纪一》记载:“(任命奸臣)耶律乙辛为北院枢密史。

咸雍七年三月,在鸭子河捺钵行宫中,加封讨五国部有功人员,“加知黄龙府蒲延,怀化军节度使高元纪、易州观察使高正并干牛卫上将军,五国节度使萧陶苏斡、宁江州防御使大茱并静江军节度使”。

咸雍八年三月,道宗在鱼儿泺泊“捺钵”期间,一次就批准三千人出家为僧尼,《辽史》载:“有司奏春、泰、宁江三州三千余人愿为僧尼,受具足戒,许之”。可见辽道宗对佛陀的崇信程度。

大康二年(1076年),在春捺钵中,赈寄黄龙府,南京路灾民,并免租一年。

大康三年(1077年)在混同江捺钵中,加封东北路统军使萧韩家奴加尚父封吴王。同时,诏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乙辛同母兄大奴。同母弟阿思世预北、南枢密之选,其异母诸弟世预夷离堇之选。

大康四年(1078年)二月,在春捺钵之地任命东北路统军使耶律已九为惕隐。

寿昌七年(1101年),这年春正月,道宗耶律洪基最后一次来到今天的白城一带捺钵,崩于混同江行宫,年七十。辽道宗在位时,政治腐败昏庸,重用奸臣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等。逼死皇后,暗杀太子,致使统治集团内部争斗激烈。耶律洪基还笃信佛教,在全国广印佛经和建筑寺塔,劳民伤财,使社会矛盾激化,使辽国开始从强盛转向衰落。

第四位 天祚帝耶律延禧

天祚帝,名耶律延禧,字延宁,小字阿果。道宗耶律洪基孙。是辽朝第九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生于大康元年(1075年),卒于金天会六年(1128年),寿昌七年(1101年)继皇帝位,天会三年(1125年)被金朝兵俘获,至此辽朝灭亡。

乾统二年(1102年)春,在天祚帝即位的第二年,就来到了位于今天白城的鸭子河和长春州(城四家子古城)。在这次捺钵中,除行围打猎外,还下定了铲除奸党的决心。回到京城后,于“夏四月辛亥,诏诛乙辛党,徙其子孙于边;发乙辛、得里特之墓,剖棺,戮尸;以其家属分赐被杀之家”。从乾统二年(1102年)天祚帝第一次到长春州捺钵,到天庆五年(1115年)天祚帝兵败长春州,致使辽国败亡的14年时间里,天祚帝先后12次到长春州,即今天的白城一带捺钵,其中有7次直接住在长春州。因为这时的女真人反辽意识已越来越强。特别是在天庆二年(1112年)春正月的这次捺钵,天祚帝先到了鸭子河,捕天鹅,又接受了五国部长的祝贺,然后在二月又来到长春州,随即又来到了混同江钩鱼。在混同江行宫期间,距行宫千里以内的生女真酉长皆来朝贺和面奏圣上,请示一些问题。恰逢天祚帝举办“头鱼宴”宴请文武百官和生女真各部首领。当天祚帝酒至半醉,要求生女真头人,以本族歌舞助兴,这些头领逐次起舞唱歌。唯独轮到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时,以不会唱、不会跳为借口,并一再推辞,始终不从。这时,天祚帝非常不满,密令枢密史萧奉先,以边事除掉阿骨打。萧奉先则不以为言,说道,这是一个粗人,不识礼仪,无大过而杀之,恐伤向化之心。如果有弃志,又有什么大能耐。而没有引起重视,最终酿成大祸。这次阿骨打拒歌舞,得罪了辽皇帝,同时也促使女真人首领阿骨打下定了反辽抗辽的决心。并于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完颜阿骨打率二千五百女真勇士在今天的扶余县徐家乡石碑崴子村誓师反辽,并于同年9月攻打辽国边境重镇宁江州。于天庆五年,金收国元年(1115年)正月,建立大金国。大金国的建立,是以推翻辽国为目的,对辽国构成了直接威胁。当听到大金国建立的消息后,天祚帝还满不在乎地在夏捺钵之地行围打猎,根本没当回事。当得知已攻陷黄龙府后,才感到不妙,于是亲自统率二十万大军,号称70万,南出宁江州(扶余县伯都纳乡古城)。北自长春州分道而进,并配发数月粮响,限期剿灭女真。这时后方传来内部造反的消息,要废除天祚帝,另立别人为皇帝。于是天祚帝无心与女真军对战,急于回京处理内乱。致使女真军大获全胜。使天祚帝沦为流亡皇帝。

与此同时,女真军实力迅速壮大,在辽天庆七年,金天辅元年(1117年)相继占领长春州(城四家子古城)和泰州(泰来县塔子城)天祚帝在流亡途中,于辽保大二年(1122年)在金军攻克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旧址)后,天祚帝率五千余人逃往云中(今山西大同),途中将传国玉玺掉进桑干河中。辽保大五年(1125年),天祚帝在山西应州(今山西怀仁县)被金将完颜娄室俘获。金太祖降封他为海滨王,不久又封为豫王。没多久金人又将他杀死,另一说病死,至此辽朝覆亡。

天祚帝在位时,重用佞臣,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致使建国二百二十年的大辽国灭亡。 (十六)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