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个地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域内经济社会大发展,提升地区知名度和辐射能力的主要动力和标志特征。在这方面,白城地区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需要紧跟国内外发展新形势,谋划改革发展新思路,在全面向南开放的同时,下大功夫开辟向北发展的大通道,做好国内对内蒙古、国际对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工作。
俄蒙发展国策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俄罗斯政府提出了加快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举办了四届东方经济论坛,把加强与中国合作视为提速俄远东发展的重要动力,成立了地方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推动经贸项目实施,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蒙古国提出了“发展之路”国策,积极与中国“一带一路”对接,已经或即将在多个口岸开通便捷通道,努力投入到“中蒙经济建设走廊”中来,促进本地区国家共同发展。
国家和省市为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初,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决定2018年至2019年举办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活动,着力打造两国务实合作“升级版”,实现地方合作领域“全覆盖”;6月普京访华,双方元首发表联合声明,再次对地方合作作出战略规划;9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主席赴俄出席普京总统倡议举办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共同商讨发展两国地方经济大计。提出了“大力推动小多边合作,次区域合作”“实现综合协调发展”;“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同盟对接”“共同建设开放型区域经济,努力构建东北亚经济围”。习主席还宣布设立1000亿人民币中俄地方合作发展投资基金,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在论坛期间,习主席亲切会见了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共同强调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同“发展之路”对接,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扩大两国边境毗邻地区交流合作。9月25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东北三省并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进一步强调“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实现多边合作,多方共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还要求:“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参加了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和地方合作对话会,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元首达成的共识,全面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交流,努力将省区间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合作发展的新优势;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东北视察活动后,立即召开了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强调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吉林全面振兴。”白城市委书记庞庆波紧跟上级部署,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提出了贯彻落实的“五要”要求,强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新动能”“融入‘一带一路’,深化开放合作”“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白城振兴发展”。
国内一些地方为我们提供了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强化对俄蒙经贸工作,至2013年己建立起13个边贸口岸,还在继续开发新建口岸,为对外开放创造更加有利条件。满洲里口岸已成为我国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国际口岸,2017年进出口货运量达3109万吨,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02列,还积聚着发展的巨大动能。黑龙江省已作出对俄合作发展地方经济规划,仅出口蔬菜一项就在大庆、绥化、哈尔滨等一些地区,建设20个规模10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会上,除东北省区外,还有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广东等省与俄方13个联邦主体负责人探讨合作事宜,签订协议;没参加本届论坛的湖南、湖北、福建等省,对俄经贸工作也同样开展得风生水起。积极发展对俄经贸工作,已成为我国一些大省的发展目标。
白城与内蒙古相邻,邻近对俄贸易的满洲里、对蒙古国贸易的阿尔山口岸,并有铁路、高速公路连通,客货运当天就能到达。如开辟成功白满航线,交通更加便捷。白城还是欧亚大路桥和长吉图东西交通主轴“中蒙俄大通道”的节点城市,吉林其他地区和南方有些省市都路过白城,通过满洲里、阿尔山口岸,同俄蒙及欧洲一些国家发展经贸运输产业。白城自然气候环境也好于俄蒙远东地区、农副产品丰富,发展潜力很大。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下大功夫开辟向北发展的大通道,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大发展。一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二要搞好调查研究,明确抓什么,怎么干好;三要搞好顶层设计,做出全方位的长远规划;四要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不断发展对俄罗斯、蒙古国以及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盟等相关地域的经贸工作,不断开创出振兴白城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