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洮北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美了乡村富了民
“奋战”在希望的田野上
贫困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保安村“变形”记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8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安村“变形”记

●姚丹 文/摄
正在建设中的金祥乡保安村村部。                              
 

一幢幢农舍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延伸,一缕缕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穿梭于田野阡陌,行走在田间地头,目之所及,洮北区金祥乡保安村处处透露着整洁优美,呈现出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

“村里的变化真大呀!”“哪个看了都说好。”走进保安村,随处都能听到村民们由衷的感叹。短短半年多时间,这个曾经贫困滞后的乡村,已华丽蜕变为基础设施较完善、人居环境和谐、群众生活便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幸福村”。

以前的保安村可以说是金祥乡的老大难村,村班子建设薄弱,村集体无收入,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今年4月,保安村被列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滞后村。金祥乡党委高度重视,认真反思,派出驻村工作组,深入到该村全体党员、全体村民家中,与他们促膝交谈,梳理问题,找到症结。经过全面考察和收集群众意见,选派出原则性强、作风过硬的乡干部康建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致富带头人周国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村三委班子上任后,团结协作,在困难面前拧成一股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让老百姓的信心倍增。

“他们上任干劲儿大,各项扶贫政策都走进家里宣传,不懂的就给我们耐心讲解,尽全力解决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还真心实意帮我们干活,真难得啊。”村里人提到村级班子的做法都赞不绝口。

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村三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党员干部将自家房前屋后及庭院打扫干净,从而带动并监督村民自觉打扫,维护周边环境卫生,村屯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他们提前走进贫困户家中,宣传政策、做思想工作,帮助老百姓解决改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扫清一切障碍,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他们以苦干实干的精神攻坚克难,以决战决胜的信念破解难题,真正做到扶贫工作做到哪里,党组织的力量就凸显在哪里。

截至目前,保安村贫困户的危房已经全部改造完毕,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铁篱围墙已完成6300延长米,近期将全部完工。在包保部门、乡党委、村三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保安村的老百姓幸福感倍增。

在这场保安村的“变形”记中,作为包保部门的洮北区手工业联社也充当着重要角色。

他们组织机关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听取群众意见。他们蹲下身子,入驻村上,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很短时间内,他们走遍了每个角落,摸清了第一手情况,听取了最直接的民意。

保安村村部在重建前已是危房,墙体裂缝、窗户下沉,区手工业联社积极协调资金、调动人力对村部及院墙进行重建。如今,按照“六星一网”标准,286平方米的村部正在建设中,村部院墙已经建设完毕。

为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提高贫困户经济收入,区手工业联社多次与乡党委、政府及村委商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在庭院经济发展中,为贫困户免费提供土豆栽子、蔬菜种子及有机肥,从春耕、栽种到技术指导再到秋季销售,他们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

走进贫困户郭杰家,园子里复种的白菜已经全部出售,只剩下一些留着自家食用。“我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只能靠双手走路。今年,在包保部门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我的小园子发挥了大作用,第一茬种的大蒜,第二茬复种了白菜,一年下来能增收近4000元,真谢谢他们。”今年53岁的郭杰虽然腿不好使,但他积极乐观、自立自强、懂得感恩。

村庄变了样,生活变了样,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脱贫。在助农增收过程中,包保部门、乡村两级干部将扶贫产业项目细化落实到村到户,逐步帮助贫困群众从“输血”走向“造血”的致富路上。他们成立了保安林业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7公顷土地,调整种植绿豆、荞麦等矮科作物,还栽种了20万株树苗,预计今年收入10万元,以分红的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同时,合作社还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打工的机会。贫困户刘贵的老伴经玉侠在合作社打工10天就收入了1500元,老两口乐的合不拢嘴。

精准扶贫,使保安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破茧成蝶,蜕变成干群关系融洽、群众和谐互助、村容村貌整洁的村庄,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洮北这片沃土上闪闪发光!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