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金朝时期长春州的经济状况
让年轻人都阳光向上
海曲明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朝时期的白城——
金朝时期长春州的经济状况

金代石羊
金代坩埚
金代车輨
 

●宋德辉

长春州的农牧业

金朝初期,是金太祖、太宗开疆拓土时期,这一时期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将统治区域推进至黄河以北。金太祖为了解决大规模对辽国用兵的粮饷和对归降部民的粮食问题,以及对新占领地区的巩固,确立了以移民屯田发展农业为中心的重要社会改革措施。移民屯田发展农业对于刚刚建国的金朝具有重要意义,既解决了对粮食的需要,又有利于对新占领区的有效治理。因此,阿骨打十分重视移民屯田发展农业。

史载,屯田开始于金太祖收国二年(1116年),太祖以银术可为谋克,分鸭挞、阿懒所迁谋克二千户,屯宁江州。天辅二年(1118年)三月,太祖以娄室言“黄龙一都会且僻远,苟有变,则邻郡相扇而起,请以所部屯守。太祖然之,仍合诸路谋克,命娄室为万,守黄龙府”。同年五月,“辽户二百来归,处之泰州”。这是《金史》记载第一次向泰州移民。然而,天辅五年(1121年)金太祖“以境土既拓,而旧部多瘠卤,将移民泰州”。这确是金朝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金史·婆卢火传》载:“天辅五年,摘取诸路猛安中万余家,屯田泰州,婆卢火为都统,赐耕牛五十。婆卢火旧居按出虎水,自是徙居泰州。”后来,还将先徙居宁江州的女真部民“拾得、查瑞、阿里徒欢、奚挞罕等四谋克,挈家属耕具,徙于泰州”。对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屯田,阿骨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事先做了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迁移前派皇弟昱(蒲家奴)和皇侄宗雄按视泰州土地,宗雄包其土来奏曰“其土如此,可种植也”。于是皇帝从之,并选派开国大将,战功卓著的婆卢火为都统,亲赐耕牛五十,来实现金太祖既移民屯田发展农业,又增强金上京西路的军事防务,保卫已取得的胜利成果。

这次婆卢火移10万女真人到泰州是从金天辅五年(1121年)二月开始的,大约到“是年十二月,泰州移住已告一段落”。他们携家属、带耕具,从故土上京一带,跋山涉水来到草树相间,江河纵横,泡沼密布,沃野千里的这片广袤的土地,首先是建村立寨,以避风寒,其次是选地开荒,以供衣食。

尽管《金史》中没有记载当年是否向长春州移民,但作为金朝建国后派出的第一任都统婆卢火,其职权范围也一定包括长春州在内。仅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白城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区)内已查明的辽金时期的333处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生产工具,大都以金代遗物为主,如:铁犁、铧、铁镰、铁锄、铜犁范、铁车辖、铜钳锅及铁刀、铁箭头等。其中,在洮北区平安镇红光村后喇嘛仓,濒临洮儿河东岸的一个台地上,一次就出土窖藏陶器和铁犁铧达上百件之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这些出土的生产工具可以看出,金建国后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善。这一时期出土的铁制工具,种类多,数量全。特别是铁锄的出现说明农耕技术已有很大的提高。出土的生活用具,有六耳铁锅、鱼纹铁釜、铜烫斗、铁剪子、中性火山岩制成的石磨、石臼、石杵头,其中,尤以石臼居多,有酱釉粗瓷瓮、缸、钵、碗、白釉瓷碗、罐以及铜镜、小铜人、小铁人等。其中,在通榆县瞻榆镇大宁村就先后出土20多件这类小铁人。又可以看出,这时期长春州一带的居民是安居乐业的。特别是在洮北区德顺乡城四家子古城出土的带有“泰州主薄记”边刻的铜镜、铜佛牌、铜风铃、玉罗汉等,为研究金代晚期该城的历史沿革和宗教信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这些遗址、遗物也充分验证了《大金国志》在描述这些移民的搬迁和定居时,曾“尽起本国土人,棋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说明当时移民活动迅速,呈现出一种繁忙的景象。而且在开始阶段,猛安谋克移民,不愿和当地有人烟的地方相联结,故有“筑寨村落间,皆不在州县。”这可能是便于他们自己的管理。因为,“村社则随户众寡为乡置里正,以按比户口,催督赋役,劝课农桑”,“禁察非违”。今天散落在霍林河、洮儿河、嫩江沿岸的城堡、遗址、村落,虽非全部是婆卢火时代所修,但其中大部分遗址是这一时期留下来的。女真人到长春州一带移民垦荒,使这里的农业有了空前的发展,在今天在嫩江沿岸,在洮儿河、霍林河旁的台地遗址边仍可以看到那些“自化垅”和“地影子”以及散落在各遗址上的捣米工具“石臼”,足可以说明金代长春州农业开发规模之大、之广。

金代东北均为一年一熟的旱地农业,其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粟、菽两种,占有重要地位。粟,古代也称“禾”“稷”“谷”。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叫“小米”。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的旱地粮食作物,适应性强,具有耐贫瘠的特征。菽,大豆,为豆类的总称,栽培历史很久,南北方都有大量分布。早在辽金以前,这种作物即传入东北,被当地民族种植食用。辽金以来,随着农耕区域的扩展,粟、菽类作物的种植范围也逐渐扩展。此外,还有黍和高梁等,也是广泛种植在各地的作物。黍与稷同属于禾本科,为同种作物的不同变种,区别在于成熟后籽实质的不同,生育期也不一样。粘性或糯性为黍,不粘或硬性的为稷;晚种晚收的为黍,早种早收的为稷。

畜牧业也是长春州的一大优势,长春州境内水草丰美,河流纵横,有广阔的草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在辽代这里就是“契丹二十部族牧放之地。”以达到其“马逐水草,人仰湩酪。”而且马在当时的军事、狩猎和运输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契丹人重视畜牧,女真人也不例外。婆卢火到泰州之后,积极恢复辽时的牧场,又划分一些新的牧场,扩大畜牧业。现在我们虽然不清楚这些牧场的名称和位置,因为,放牧和农耕不同,很难留下生产生活遗迹。但在今天的白城、内蒙古兴安盟的这片广袤草原上,一定有辽金时期的牧场。虽然史书上缺乏这方面的记载,但从文献资料中却能证明这一点。《金史·兵志》记载:金初,从辽人手中接过仅有的四个牧场,(辽人称牧场为“诸抹”;金人称“乌鲁古”或群牧)。“四所之所存者:马,千余;牛,二百八十余;羊,八百六十;驼,九十而已。”经过一段蕃息,到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竟达到:“马,至四十七万;牛,十三万;羊八十万;驼,四千。”足见金初畜牧业发展之快,它与长春州、泰州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长春州的手工业

农业生产的发展,必然促进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金代的手工业在继承辽、宋以及渤海的手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手工业是金代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直接关系到金王朝军队的军事实力,农业生产的发展,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

从白城这一区域的金朝时期考古资料看,锻铸业和陶瓷业较为发达。从出土的大量铁制生产工具可以看到各地普遍使用锻铸生产工具,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镇赉县沿江镇南莫村出土两套金代犁铧铜范,洮南市二龙乡出土的用来溶化、浇灌铁水或其他金属的铜坩锅。此外,城四家子古城的大型冶铁、锻铸作坊,通榆县乌兰花镇西太平、团结乡新发堡屯、方家围子南岗子、瞻榆镇大宁村、新华乡大有村西力布克屯的锻铸作坊、镇赉县丹岱乡乌兰吐古城的锻铸作坊等。这些作坊生产的铁农具的先进程度已于当时中原地区的农具所差无几。遍布各地的锻铸作坊表明金代长春州的手工业技术是较先进,而且分布也普遍,几乎在每一个较大城堡村落遗址都有这类作坊。

金代的手工业不仅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军事,而且也大量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出土的大量的生活用具:铁锅、铜烫斗、铁烫斗、铁剪子、小铜人、小铁人、铜饰品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制镜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金代人们以铜为镜,其制镜技艺甚为高超。在目前白城市博物馆征集到的二十余面铜镜中,可以看出这些铜镜图案新颖,做工精美,意境深邃。“航海铭文镜”“家常富贵镜”“海兽葡萄镜”“泰州主薄记铜镜”“大双鱼纹”“双龙纹”“牡丹纹”“童子戏花镜”,以及人物铜镜,如:柳毅传书故事镜、许由洗耳故事镜、王质观琴故事镜、吴牛喘月故事等图案的铜镜,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这些手工珍品,一方面反映体现了金代手工艺和绘画艺术的高水平,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表达了当时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泰州薄记”刻字铜镜则记载了金代晚期白城这一区域为(新)泰州的历史和制造铜镜的作坊和所在地。

金代长春州时期的陶瓷业也较发达,尽管其工艺水平较当时一些名窑还有差距,但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上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窑址有洮南市永胜乡尹凤鸣屯窑址。主要以烧制敛口罐、广肩大瓮、直口凹底杯、卷沿深腹盆等。其中有一种侈口鼓腹凹底的大盆,形制是不常见的。其烧造火候高,叩之声脆,质地坚硬,除磨光以外,大多都带有纹饰。通榆县新发乡后太平村的以烧制生活用具的窑址。此外,还有一些砖瓦窑址。大安市月亮湖镇叉古敖村的瓦窑址,以生产布纹瓦、筒瓦、瓦当为主。镇赉县沿江镇后少力古城窑址,以烧制青砖、布纹瓦为主。洮北区青山乡的马家窝堡砖窑址和保平乡纯阳村砖窑址等。2015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在城四家子古城还发掘一处规模较大的窑址。这些砖瓦窑址与当年附近的城堡和寺庙建筑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金代长春州、长春县、(新)泰州时期陶瓷业的发展水平。

长春州的交通

金长春州座落在洮儿河畔,是金上京会宁府与辽故上京临潢府之间的重要城镇。又是金朝控制洮儿河流域的要冲之地,洮儿河流域又是通往大兴安岭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辽代这里交通已十分发达。金王朝建立后,对这一交通要道更是十分重视。《金史·太宗本纪三》载:天会二年(1124年)正月,“始自京师至南京,每五十里置驿。”闰三月,“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间”。这里所说的上京和南京指的是辽上京临潢府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由此可知,天会二年正月到三月,建立的是辽代上京临潢府到南京,上京临潢府到春、泰二州的交通驿站。而长春州则位于从辽上京临潢府到金上京会宁府(阿城)这条交通路线的交汇点上。从我省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李健才先生研究得知,其长春州至金上京(阿城)会宁府白城的陆路交通线如下:长春州至金上京陆路交通路线:从洮北区德顺乡城四家子古城东行,至前郭县塔虎城,由此渡第二松花江,到达扶余县伯都纳古城,再到扶余风华乡班德古城,至扶余县夹金沟古城,由此渡拉林河,过双城市万隆乡唐家崴子古城,后经双城市杏山乡古城,再东行至双城市公正乡古城,向东偏北至哈尔滨市平房区平乐古城,经阿城杨树新强村古城到达阿城金上京。

从长春州至燕京(北京)的交通路线如下:长春州(城四家子)至突泉双城子,经科右中旗吐列毛都古城,到扎鲁特旗,经阿鲁科尔泌旗至临潢府(巴林左旗)再经赤峰市到中京(宁城县大明城),经平泉到达燕京(北京)。金代海陵王完颜亮,由上京会宁府迁都燕京时,就是走的这条路线。正隆、大定年间(1161-1162年),窝斡领导的起义军进攻临潢府以后,北上围攻泰州时,也是走的这条路线。

此外,金长春州时期还有从水路至金上京会宁府的交通路线:从长春州(洮北区德顺乡城四家子)乘船沿洮儿河(金时称挞鲁古河)至肇州(前郭塔虎城),进入嫩江(金时称纳水)后再进入松花江(金时称混同江)顺流而上,进入阿什河(金时称按出虎水)到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

长春州辖区内交通也十分便利:长春州至金山古城路线,从城四家子出发沿洮儿河可到达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苏木前公主陵村,即金山古城所在地。沿途有许多戍堡和村屯遗址。从金山县经今天的扎赉特旗可到达泰州(泰来塔子城),即乌古迪烈招讨司所在地。再经过镇赉县丹岱乡内的大乌兰吐古城返回长春州(城四家子古城)。 (二十)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