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图片新闻
盐碱地上升腾新希望
大安税务局加强税收分析掌握工作主动权
通榆县城管处多措并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我市举办新生儿疾病筛查
产前筛查、出生缺陷工作管理培训会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碱地上升腾新希望
——长春工程学院在洮北区东胜乡春光村、新合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纪实
 

●宋艳爽 刘昱 刘晓娟

在洮北区东胜乡春光村,一排排粉墙灰瓦的房屋,别致俏丽;院子里,整齐堆放着金黄色的玉米穗,一群群鸡、鸭、鹅欢快地叫着、跑着;小广场上,锣鼓喧天,村民们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之情,他们用最真诚、最朴实的方式欢迎来自长春工程学院的“亲人们”……

前不久,长春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潘福林、校长胡明率领学校班子成员一行,又一次来到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的两个村子——洮北区东胜乡春光村和新合村调研扶贫工作。当日,他们深入贫困户家中以及田间地头,与包保对象亲切交谈,并为学校捐资150万元、项目总资产达400万元的春光村纯雨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仪式揭牌。

驻村帮扶

全力打造民生工程

潘福林、胡明一行来到贫困户家中,边调研情况边询问“家里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身体恢复了吗?”“对学校派驻的扶贫干部有没有意见?”“还有哪些需要帮助?”……字字关切,句句暖心。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贫困户李柏春、杨权、汪渝超等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乐呵呵地告诉长春工程学院的“亲人”们,今年的玉米收成很好,养了近百只鸡鸭鹅,合作社分红1000元,对驻村干部“老舒”“老杨”更是赞不绝口,“感谢共产党,感谢长春工程学院!”一声声的感谢发自肺腑,溢满真情。

2016年,长春工程学院与东胜乡春光村、新合村结成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单位。3年来,长春工程学院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仅2018年,他们就上交了一份“提气”的成绩单——已建成的新合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上半年盈利近15万元,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现在两个村的贫困户收入平均达到了7000余元;危房改造50户;所有贫困户纳入了新农合医保;贫困学生全面享受义务教育普惠政策。在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工作中,学校驻村干部舒英利、杨春光带领党员完成村屯卫生整治工作,配合政府建设村村通道路,植树绿化,修建围墙……日积月累的付出,点点滴滴的变化,带给两个村百姓的是与日俱增的幸福感。曾经贫瘠、荒凉的村子正在不断走向富裕,变得美丽。

精准发力

增强产业造血功能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驱动是一条有效途径。东胜乡受旱、碱、沙和风等灾害影响,农牧业发展严重受阻,春光村、新合村又是洮北区最偏远贫困的村子,都是省级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对此,长春工程学院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帮助村民千方百计做好发展生产的“大文章”,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

3年来,长春工程学院党委成立了“长春工程学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长春工程学院脱贫攻坚工作队”,选派政治过硬、工作能力强、有担当、有情怀的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目前,学校有4位同志常驻春光村和新合村。在选派的干部中,杨春光恰好与春光村同名,村民们常常打趣“这就是缘分啊!”

学校领导深刻意识到,扶贫不是简单的捐钱给物,更应是扶智献策,只有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才能在脱贫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稳。学校根据驻村干部的扶贫调研报告,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扶贫产业项目的选择和落地。如今,学校部分投资、国家政策补贴的农机合作社已经实现盈利分红,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同时,长春工程学院在扶贫工作中,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在了解到村民使用柴油机抽水浇地成本高的情况后,学校出资完成了节水增量“柴改电”项目,该项工程竣工后,减少了村里资源浪费,为村民土地种植成本每公顷节省1000元。

摸清家底

帮扶措施精准到位

贫困户中,很多是因病、因伤、因残、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致贫的。这部分人不仅在生活上贫困,有的在心理上也出现了自卑和自暴自弃的情况。对此,驻村书记舒英利和杨春光以真心真情温暖他们,帮他们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三星贫困户刘乐群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妻子智力三级残疾,这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二的女儿。了解这一情况后,舒英利和杨春光三天两头地就往刘乐群家跑,不仅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还细致到给他的女儿买书、笔、本等学习用品。刘乐群家新盖了砖瓦房,舒英利帮着设计和看工地,看到他家的厕所破旧不堪,舒英利帮他“淘”来4块大木板维修。

贫困户康宝库,夫妻二人均已70多岁,儿子5年前去世,儿媳带着大孙子走了,老两口抚养正在读初中的小孙子。舒英利和杨春光通过“爱心协会”等为老人协调了100只鸡雏、100只鸭雏和20只鹅雏,又筹措资金为其购买了3头猪仔,还帮他们向村里要来了养鸭养鹅的池塘。

今年春天,开始种地了,大家都开始购买种子和化肥,而三星贫困户王林却因为购买化肥资金不足一筹莫展。得知情况后,舒英利和杨春光仔细研究国家扶贫小额资金贷款免息政策,经多次与信用社商议,给王林贷款5000元,用于购买化肥……

这些扶贫故事都只是舒英利和杨春光两位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缩影,像这几个贫困户一样,受到帮助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在新合村42户贫困户和春光村28户贫困户的眼中,舒英利和杨春光是能人、是亲人,也是希望,更是“党培养的好干部”。

3年扶贫,将长春工程学院和新合村、春光村紧紧连在一起。期间,长春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到这里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进行新农村建设、节能安全、流行性疾病预防、创业就业“电子商务”等内容讲座,这对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和教育机会。

长春工程学院领导表示,要把扶贫这项工作看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包保的两个村会全方位关注、多角度扶持。

扶贫工作,长春工程学院人永远在路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