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元朝时期白城设置
举案齐眉
从古今一脉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敦煌星图
浪淘沙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古代科学发现之七——
敦煌星图

敦煌星图(局部)
 

●王广超

敦煌星图有两种,分别为甲本和乙本。

敦煌星图甲本是世界上现存星图中最古老、星数最多的星图。此星图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除有名无星者外,图上实有星数1339颗。此图是一长卷敦煌经卷的一部分,现藏于伦敦大英图书馆。

此星图上的星点用黑色、橙黄色、圆圈和外圆圈内橙黄点等多种形式标注。黑点用以表示甘德星,其余形式通用于石申和巫咸星。甘德星、石申和巫咸星是中国较早的几家星表,与占星体系紧密相关。敦煌星图甲本分赤道和北极两部分,赤道部分采用了类似墨卡托圆柱投影的画法,是一种横图,将沿赤道的星按照十二次的顺序分段排列为12个月的星图各一幅。每幅图下各有太阳位置及昏旦中星的说明,基本沿用《礼记·月令》的说法。图中十二次的起迄度数和《晋书·天文志》所录陈卓的大体一致,其中的分野说明文字与李淳风《乙巳占》卷三分野第十五的说明文字基本相同。北极部分的紫微垣是按照以北极为中心的圆图的方法绘制的。

敦煌星图乙本现藏甘肃省敦煌县文化馆,是在一残缺的长卷中的一幅紫微垣及附近的星图,残破较严重。该图以黑色星点代表甘德星,以赤色星点代表石申、巫咸星。抄写年代当在晚唐到五代时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