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3上一版
 
老区新貌 大美六安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18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区新貌 大美六安

●本报记者 李晓明 马彬 文/摄
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桃溪国家农业科技园。
毛坦厂镇明清老街。
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
采茶姑娘采收舒茶。
百神庙镇郑圩村“一元钱公交”。
万佛湖夕照。
 

安徽省六安市位于淮河中上游,2200多年前因汉武帝南巡到此取“六地平安”之意设“六安国”而得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六安现有590万人口,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六安市区位优势明显、景色秀美,资源富集,用一座山、一条河、一部典、一杯茶和一首歌这“五个一”就可以了解六安。

一座山,就是巍峨大别山,它标注了六安的优越区位。大别山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句中的“次山大别与他山”而得名。大别山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六安位于大别山北麓,占有大别山脉3/4面积,其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位于六安市霍山县境内。大别山襟江带淮、衔东接西,据鄂豫皖三省交界之要冲,7条国道、4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古诗中说: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

一条河,就是淮河主要支流之一的淠河,它是六安境内最大的一条入淮河流,是六安人民的母亲河。建国后,为了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老区人民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人工灌区——“人间天河”淠史杭水利工程,比四川都江堰灌溉面积略大,灌溉1000多万亩良田;修建了佛子岭、响洪甸、梅山、磨子潭、龙河口、白莲崖六大水库,积蓄了70亿立方米II类以上优质水源,保证了六安、合肥、淮南等地的饮水安全;建成了淮河干流最大的控制性枢纽临淮岗工程,将淮河干流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在治淮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部典,就是皋陶所著的《狱典》,它留下了六安的厚重历史文化。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画地为牢的故事就来自于皋陶)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狱典》,开启了中国司法之先河。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涌现出公学始祖西汉文翁、兽医学鼻祖明代喻氏兄弟、三国名将周瑜、“宋画第一”李公麟等著名人物,可谓人杰地灵。

六安还有一片茶,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里面的贾府常年备有六安瓜片,在世界上所有的绿茶当中,只有它无芽无梗。六安瓜片两次入选全国十大名茶,代表了六安富集的自然禀赋,这里是全国著名茶区之一,全市有5个县(区)产茶,不但盛产六安瓜片,还有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华山银毫等众多名茶。

一首歌,就是传唱全国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它传承了六安的红色基因。这首经久传唱、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曲的创作地就在六安的金寨县,是该县果子园乡佛堂坳小学校长罗银青于1929年10月创作的。六安走出了108位开国将军,习近平总书记称这里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当前,六安市以“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六安”为方向,近年来,围绕“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振兴,推进新时代幸福六安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快改革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