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图片新闻
省监狱管理局镇赉分局以党建助推工作全面发展
通榆县经济局三结合促进廉政工作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白城经开区西郊街道司法所工作纪实
 

●付韦 许福春

为民服务,司法先行。近年来,白城经开区西郊街道司法所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区两级司法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品质配套、高水平服务的原则,着力筑牢农村稳定“第一道防线”,为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高度重视 着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一直以来,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西郊街道高度重视司法工作。2017年4月,西郊街道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西郊司法所按照省级示范标准对场所进行综合提升改造,19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设有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心理矫治多个便民服务窗口,公示各项业务职能、规定及流程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四站一中心六统一”:“四站”即法制辅导站、法律援助工作站、矫正帮教工作站、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一中心”为矫正宣传中心;“五统一”是统一工作服装、统一门牌桌牌、统一人员胸牌、统一档案台账、统一图文展板。同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面部和指纹识别报到系统、投影仪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坚持“建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发展定位,使工作队伍逐步走向专业化。为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效率,改进基层工作作风,建立健全人员职责分工与岗位目标责任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集体研讨制度以及对突发、易激化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完善与开展业务相配套的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登记、检查、统计和档案管理制度;坚决执行便于强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自我监督的业务公开公示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及有效的奖惩制度。通过制度激发和调动所内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保证依法行政、从严治所。

宣传先行 全面营造司法服务氛围

充分利用节假日及“6·26”“12·4”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律六进”工作。通过法制讲座、以案说法、现场调解、送戏下乡、发放法律书籍等形式向农民群众讲法、说法,引导群众知法、懂法,正确处理矛盾纠纷,降低群众性纠纷事件的发生。为深入推进司法工作,西郊街道、司法局经开分局先后筹集资金、组织人力在纯阳村建立一处能够开展调解、矫正、安置帮教、法律咨询等业务的综合性司法行政工作室及一处公共法律服务宣传长廊,营造浓厚的司法氛围;在交通村打造普法教育基地,利用村道路两侧墙面绘制普法宣传画,结合普法演出等直观方式让村民提升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西郊街道出资在交通村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在贫困村河北村道路两侧绘制普法宣传画;司法局经开分局在河北村文化广场打造了法制宣传长廊,定期更换法制宣传内容,为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西郊司法所已搭建矫正帮教、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5个服务平台,完善预警、排查、调解、处置等多项工作制度,建立人民调解“一档两簿”、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一档两卡”、法律援助“一档两表”工作机制。针对农村因土地问题产生的邻里纠纷、信访案件,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在用法律做支撑的基础上,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家中,通过“一看二听三劝四调”等方法,成功调解了土地纠纷、赡养老人纠纷等多起农村矛盾。截至目前,已经调解矛盾纠纷157起,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10余起,纠纷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分别达97%和95%以上。

以人为本 真诚关怀温暖特殊群体

群众利益无小事。西郊司法所持续关注身边弱势群体、困难户和应援助对象,着力为其提供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件,受援人员20余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接待来电、来访90多人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和争取经济补偿40万余元。按照“责其罪、帮其心、挽其人、促其进”原则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做到调查评估制度化、报到接收流程化、人员监管精细化、管控手段信息化、教育学习专题化、安置帮扶工程化、脱贫帮扶项目化、应急处置程序化。目前所管控的47名社区服刑人员都能安心在社会上服刑,生产生活稳定,定期参加劳动,按时汇报思想,司法人员全面掌控矫正对象需要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劳动技能培训47人次,帮助21名社区服刑人员安置就业,17名安置帮教人员无重新犯罪行为发生。同时开展“以人为本”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强化内在激励,引导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安心、主动接受社区戒毒(康复),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重新过上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

顾问入村 开创司法服务新局面

设立村居法律顾问是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西郊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按照“打造品牌、突出特色”标准,统筹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法律需求,构建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工作中坚持做到“四突出、三打造、三结合”,即突出组织领导、突出任务时限、突出体制机制、突出履职尽责;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平台;将村法律顾问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室建设相结合、将村法律顾问工作与街道办事处和村级调解组织建设相结合、将村法律顾问工作与“法律传习所”建设相结。制定下发了《西郊街道关于联合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实施方案》,组织辖区内14个行政村与吉林承载律师事务所签订公共法律服务合约,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书》,约定法律顾问每周到村服务不少于1天,每季度开展法治讲座不少于2次。法律顾问通过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纠纷调解、修订村规民约等,提高了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了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及时防范了基层社会风险,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截至目前,14个行政村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意见156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10次,化解矛盾纠纷98起,开展法律援助8件,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开展法治宣传30余次,受益群众达4000余人。同时,成立以传法律、传政策为主题的司法行政微型法律宣传服务单位——交通村“法律传习所”。让法律顾问作为其中重要成员,有效整合了司法行政资源力量,半年多来共研究办理复杂疑难案件43件、开展各类法律宣传、政策宣讲20余场、“惠民法律大讲堂”10余场。

基层司法任重道远,服务三农扬帆远航。司法建设永远在路上,司法服务永远在路上。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