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3上一版
 
逐梦四十载 壮美新洮北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18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逐梦四十载 壮美新洮北

●孙红
 

在奔流不息的洮儿河畔,在美丽的大沁塔拉草原深处,有这样一颗耀眼的明珠,他的名字就是洮北区。走入洮北,徜徉在鲜花怒放,碧草蓝天的青山草场,蜜蜂欢快地起舞在花间,阵阵沁人的芳香随风袭来,巨大的风车直耸云间,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漫步在波光粼漪的金鱼湖畔,行走于干净整洁、繁花似锦的大街小巷,城市建设给生活带来的惬意犹如徐徐春风沁人心脾。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攀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场机制越来越活,洮北已然成为宜居宜业的热土。

回首过往,我们深刻铭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洮北也和全国一道扬帆起航。四十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洮北儿女克难奋进与不成不休;四十年的沧桑巨变,诠释了洮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传奇与梦想。截至2017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2.5亿元,是1978年的45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5亿元,是1978年的223倍,财政收入完成29.4亿元,是1978年的107倍。

这不仅仅是一串串骄人的数字,更印证着洮北四十年来克难攻坚,跨越发展的不凡足迹。

这是一个奋进的洮北:一句号子喊到底,“老城变新城”“小区变花园”,老城区提升改造工程让洮北焕发勃勃生机

2016年4月,全市老城区改造千人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老城改造攻坚战的前进号角。作为老城改造的主战场,洮北区承担着市区内60%的改造任务,任务艰巨,机遇难得。

如何整体提升城市品质,实现“老城变新城”“小区变花园”的美丽梦想?拆违打非是突破口。 2016年4月17日,随着起重机阵阵的轰鸣声,位于市中心老月华小区25号楼西侧二楼缓台的违建房被依法拆除,打响了洮北区老城区提升改造的第一枪。

市委书记庞庆波、市长李明伟多次到洮北区实地调研、指导工作,实地踏查现场,倾听群众呼声。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4个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线作战。白城市委、市政府改造提升老城的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市区同心、共克时艰的合力之强,前所未有;加强建设、强化管理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各界关注、全民瞩目的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在洮北悄然打响,仅仅4个月的时间,拆除违建101934平方米,自拆率达99%。在整个拆违过程中,没有一处强拆,没有一次上访,创造了洮北城市建设历史上的奇迹。

一个底子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洮北凭什么创下这样的奇迹? 凭的是,“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不成不休的洮北精神;凭的是,24个专项工作组、四大班子主要领导、57个包保部门单位、645名包保干部,聚力攻坚的洮北力量;凭的是,制定《白城市洮北区城区违法建设拆除实施方案》、签订5000余份《自行整改承诺书》、探索启动“7+28+3”拆违方式,善谋实干的洮北模式。

500多个日日夜夜,洮北区从上至下,从领导到干部,举全区之力全力攻坚、不懈努力、连续奋战,集中清运垃圾6.5万立方米,和谐拆违10058处、13万平方米,为老城改造施工扫清障碍。全区57个包保部门、300名骨干力量戮力同心,艰苦鏖战,共克时艰,破解作业难题上万次,统筹交叉施工千余处, 46个标段、221项改造工程全面实施, 18条主次干道竣工通车, 101个居民小区完成改造,修缮老旧社区18个,新建标准化社区5个、小游园3个、现代化公厕8个。站前广场、海明路步行街焕然一新。更新老旧小区及街路雨污水管道17公里,建设地下管廊22公里,铺装小区道路90万平方米,换填砂石110万立方米,城市基础实现从里到面全方位提升。本着边建边管的原则,实现改造管理无缝对接。秉持“大城管”服务理念,管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组建城市管理驻街执法大队,联动街道,整合力量,下移执法服务重心。加强物业管理,有效解决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问题。投入资金超亿元,添置清雪保洁设备,大力加强城管队伍执法建设,居民群众舒适感、归属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如今,走入洮北,现代化的站前广场,欧式风格的海明路步行街,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街路两旁纷芳美丽的各式花卉……都会你让深切地感受一个奋进中的洮北魅力。

这是一个幸福的洮北:一份责任担到底,脱贫路上不落一户家庭,不少一个贫困群众, 脱贫攻坚催开了幸福花

洮北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最重民生工程,面对区级建制政策扶持少、财政支撑能力弱的实际,汇聚各方力量,举全区之力向精准脱贫发起总攻。整合资金6亿元投入扶贫,106个部门入村谋划发实、落实项目,2600名干部驻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同做,2万余本扶贫手册反复填写、核准信息,夺取了一年实现1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7265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喜人成绩。

精深发展扶贫产业。以畜禽规模化养殖、棚膜园区化生产为主导,建设带富产业项目122个。全面打赢“决战6·30”光伏并网攻坚战,率先在全市建成运营覆盖全部贫困村的26.5兆瓦村级光伏电站,每村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组织专项扶贫培训百余次,开展干部驻村“三帮扶一推动”活动,因户制宜开发农村庭院1.4万户、1.3万亩,通过干部“保姆式”帮扶,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67人,落实社会救助、医疗兜底等资金3350万元。扎实开展“宽城—洮北”两区扶贫联动,成功举办脱贫攻坚爱心公益晚会,募集善款2660万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贫困村“水路电房”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这是一个活力的洮北:一条主线作支撑,调结构,稳增长,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大文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能量充分集聚

面对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洮北区坚持把项目带动、产业拉动作为扩存量、提增量的途径,推进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国字号企业中一精锻成功实现“退城入园”、福佳科技产品不断升级、10万只汽车尾气处理器项目竣工投产……这一个个重点项目的成功落地投产,这一项项新技术的改造升级,都得益于洮北区的超前谋划,得益于洮北区的顶层设计,更得益于洮北人不成不休的想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态度。

2010年秋,全市开发区“二次创业”区域调整,为洮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开发建设洮北经开区,扩大项目承载能力,成为了洮北的焦点与“天字一号”工程,从郊区的荒芜旷野到如今的创业洼地,一个充满激情的发展平台已经展现。

水集鱼聚,木茂鸟栖。洮北区立足壮大工业,做强农业,繁荣服务业,不断强化投资拉动,项目支撑,以超常之力,非常之举,积极谋划能为全区经济发展打基础、攒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重点产业、特色资源、深入谋划储备了一批招商指向明确、极具吸引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四包一推进”工作,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包保责任,把招商引资任务指标进行分解量化,做到部门有指标,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从定点招商到专业招商,再到以商招商、突出补链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一股人人想招商、个个谋招商的全民招商热潮在洮北持续升温。扎实推进“三早”行动,建设“三早”项目,截至2017年末,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0亿元,开复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海油集团石油钻探、鑫田环保管材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实现签约,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前期取得实质进展。高低压开关柜、通水式采暖地板等一批生产性项目开工建设10万只汽车尾气处理器、72万只圆筒印花镍网等6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其中,风电塔筒等4个项目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洮北速度。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截至2017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亿元,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批机械制造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开拓新市场,已成为同行业中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领先企业。以瀚海米业、名香米业、民丰米业为主的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成为区域内有规模、有市场、有影响的龙头加工企业。成功实施瑞程机械、鑫粒米业、佳沃生物科技等6户小微企业入规升级计划,为工业经济发展集聚了新能量、注入了新动力。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如今走入洮北各乡镇,阳光下熠熠生辉,似银龙静卧的一栋栋果蔬大棚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和撬动农民增收了新的增长点。截至2017年末,全区新建温室大棚1264栋,百亩以上棚膜园区发展到15个,高效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增长12%,完成全国绿色蔬菜高产高效示范县(区)项目建设,粮食生产克服春夏连旱,总产量连续三年达到25亿斤,第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称号。扎实推进2.5万头奶牛、300万只肉羊全产业链开发,落实标准化养殖、“粮改饲”试点等畜牧业发展项目12个,带动规模化养殖比重突破50%。“无疫区”建设代表全省一次性通过国家现场评审。

第三产业日益活跃。中润、大润发等大型商贸综合体成为市民购物、休闲的天堂,投资15亿元的中农国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完成一期工程。综合益农服务站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到保镇被评为省级“电商镇”。截至2017年末,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8亿元,冰雪乐园、特色采摘、过境游消费等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这是一个美丽的洮北:一张蓝图绘到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承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织就洮北碧草蓝天风清的生态美景

一个地方的崛起必有它所秉承的发展理念,一个县域的跨越必有它所坚守的发展之道。洮北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围绕生态抓保护、上项目、促发展,确保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洮北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突出生态恢复,强化治理优环境。面对资源禀赋不优、发展空间狭小的实际,统筹推进水草林田湖一体化治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落实河湖连通工程,新月牙湖、东西葛连泡等5个泡塘开工。域内河湖泡塘全面执行区乡村三级河长制。与蒙草集团合作,实施万亩生态草原建设,铺设灌溉管道132公里,核心区播种生态草2000亩。青山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清收林地、植树造林2.6万亩,恢复湿地1.8万亩,东湖补水渠二期工程顺利完成。全面加强水源污染防治,依法强力整治乱挖乱采行为。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28批78个民生民利问题全面整改,区域生态、生活、生产环境实现新的改善。

把握生态恢复主线,合力推动重点生态项目全面破题,垃圾填埋场、违规养殖等一批环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从严从优完成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大“联考”,一个水碧天蓝、宜居宜业秀美洮北的“绿色”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这是一个和谐的洮北:一份情怀系民生,“小财政”办成“大民生”,穷财政办出富民生,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洮北区始终将让全区人民过上美好日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洮北公共服务底子薄、社会事业压力大的实际,想方设法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践重于行。洮北区时刻不敢忘记民生第一目标,是一切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对于承诺的民生实事尽力而为,倾情而办,2017年全年民生投入近6亿元,是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务求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贫有所扶。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9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新建东胜、金祥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完成东风中心幼儿园主体建设。80个农村文化广场建成使用,实现全覆盖。完成27个贫困村300套全民健身器材配建,贫困村配建率达到100%。开展提水消毒一体化自来水工程,53个贫困村群众全部喝上放心水。深入实施“井井通电”项目,新建扩建9个升压站,改造、铺设电网线路1197公里,改造农村危房5569户,新建农村室内水冲厕所1735个。完成铁东棚户区3565户、38万平方米改造任务,新建农村公路241.5公里,通村率达到100%。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义务教育均衡水平进一步提升,顺利通过国家评估复检。强化科技创新,域内企业再获11项发明专利。组织开展文艺演出100场。顺利承办吉林省第七届民运会赛马比赛项目。建成保民农场、林海镇2个社会福利中心。农村低保提标到3300元,与扶贫标准实现“双线合一”。分配廉租房768套,重建2016年水灾损毁房屋307户。公立医院落实药品“零差价”政策,新农合直报服务全面覆盖到村。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妥善解决一大批信访积案难案,存案化解率达到90%以上。敏感节点安保维稳攻坚“连过五关”,成功实现国家和省重要会事期间信访“双零”,坚持打管并重、防控并举,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四十年的沐雨栉风,四十载的克难奋进,洮北人不屈不挠,克难攻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足迹不凡,硕果累累,一个“活力、繁荣、美丽、和谐”的新洮北正以傲人的姿态展现。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