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宁
大安市舍力镇庆有村有两个名气响当当的合作社,一个是向阳农民养殖合作社,一个是向阳农民种植合作社。合作社的当家人就是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赵向阳,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大力发展育肥牛产业和棚膜经济,更是把带动贫困户脱贫这篇大文章做得风生水起,让农民群众交口称赞。
2017年,庆有村贫困户邹志富加入到向阳农民养殖合作社,每天给数百头育肥牛添水加料、清理卫生,不用走出村屯,就能稳稳地挣到可观的收入。
邹志富说:“向阳养殖合作社既让我入了股份,又给我工作,一年到头又有工资又有分红,真是太好了。”
邹志富提到的这家养殖合作社颇有实力,建有高标准育肥牛舍10座,年出栏育肥牛总量超过万头,并成为长春皓月集团的重要供货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按照“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向阳养殖合作社一口气带动舍力镇229户贫困户致富,还吸纳了本村和周边村屯的40多名农民在此常年务工,其中60%是贫困户,让农民们心里踏实了,脱贫致富有奔头了。
与向阳农民养殖合作社相隔不远的地方,400多栋日光大棚整齐布阵,这里就是赵向阳创办的向阳农民种植合作社,带动全镇100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可分红1200元。
“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依托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模式,不仅让我们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同时也可带动全镇近一半的贫困户实现脱贫梦想。”赵向阳说。
从能人先富,到能人带富,两个向阳合作社,成就了同一个梦想,让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