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辉
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及其后裔的部落。“科尔沁”一词,据史料记载来源于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蒙古秘史》译为“弓箭手”。成吉思汗称帝前,曾将其帐殿护卫(弓箭手)编为科尔沁,由此科尔沁也是一个负责护卫的军事组织,因为由哈布图·哈萨尔亲自指挥这一组织。因此,“科尔沁”这一蒙古军事组织的名称,后来就泛指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为科尔沁部。这是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之名。在这个部落当中,成吉思汗时期势力雄厚的帖木格·斡赤斤属民也占部分比重,史称他们为“乌济业特”或“山阳万户”。所以,清初科尔沁人自称“嫩科尔沁”的同时,也常称作“乌济业特嫩科尔沁”。明朝前期,蒙古科尔沁部主要居住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流域,明朝成化年间逐渐南迁后进入白城及周边地区。
蒙元时期的科尔沁部。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在斡难河畔登大汗位,建立大蒙古帝国。在分封宗室及有功之臣时规定:“凡哈萨儿子孙,位次在宗王之上。”在封赐宗亲属民时,分给哈萨尔的千户为四千户,仅次于成吉思汗四弟帖木格·斡赤斤的属民户,并将今天位于额尔古纳河流域、海拉尔河流域及呼伦湖一带这片广袤的土地分封给哈萨尔。这是哈萨尔家族最早的封地,也是蒙古科尔沁部成长的摇篮。他们在这片水草丰美的草原上狩猎放牧,繁衍生息。哈萨尔还在今天的内蒙古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西北建立了自己的兀鲁思(领地)和城池(今黑山头古城遗址),很快将自己的兀鲁思经营得强大而富有,成为左翼诸王中最有实力的一支。
随着哈萨尔势力的不断壮大,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包括成吉思汗在内的一些人的猜忌。
蒙古帝国建国之初的大萨满阔阔出,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利用自己父兄的实力和自身大萨满的影响,萌生了与成吉思汗分庭抗理的念头。哈萨尔和斡赤斤是他实现野心的最大障碍,于是他向成吉思汗挑拨说,“长生天指示说,一次令铁木真执掌国政,一次令哈萨尔执掌国政,如果对哈萨尔不注意,后患不知如何?”这一挑拨非同寻常,引起成吉思汗的猜疑,成吉思汗认定哈萨尔是要夺权的,于是,剥夺了哈萨尔作为统帅权力标志的徽章、帽子和腰带,将哈萨尔的属民裁减了2600人,“仅与哈萨尔以千四百姓矣”。在母亲诃额仑夫人的干预下,免除一死。这是蒙古历史上的“哈萨尔事件”。
尽管哈萨尔与成吉思汗的关系一度恶化,尽管成吉思汗对哈萨尔怀有猜忌,但哈萨尔为蒙古的统一所立下的功劳是众所周知的,连成吉思汗自己也无法否认。而且,蒙古汗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成吉思汗西征、南征的大业尚未完成,他依然需要哈萨尔的支持和协助。另一方面,哈萨尔尽管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依然表现出深明大义,依然忠诚地为成吉思汗服务。
尽管哈萨尔的属民受到不公正的消减,由四千户减至一千四百户,然而,哈萨尔及其后裔并没有因此受打击而消沉下去。在哈萨尔死后,他的孩子们继承了他的兀鲁思(领地),并使他的家庭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据史料载,哈萨尔的儿子们又在今俄罗斯南贝加尔地区黑尔黑勒城郊建立了兀鲁思(领地),修筑了城池,统辖这一地区。哈萨尔的后裔们在蒙古统治机构中仍然担任重要职务,享有很大的特权。他们在蒙、元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蒙古的对外战争中及平定叛乱战争中,哈萨尔的后裔们也都是蒙、元政权倚重的重要武装力量之一。终元之世,据波斯人拉施特所著《史集》记载:“在全体叔伯和堂兄第之中,成吉思汗的兀鲁黑(后裔)只让拙赤·哈萨尔的兀鲁黑坐于宗王之列,其余都坐在异密(官人)之列。”
据统计,在蒙、元时期哈萨尔家族成员有五位七次受封为王,分别获得金印螭纽和金印兽纽,这是元朝时期对有功之臣的最高奖赏。
哈萨尔长子也古被封为淄川王。
哈萨尔次子移相哥,1260年随忽必烈亲征和林,移相哥总帅左手军,身为先锋官,统帅十万军队,大败阿里不哥前锋官出木哈儿。忽必烈东还时,移相哥奉命率10万军队驻守和林,使忽必烈最终战胜阿里不哥,登上汗位,因移相哥的功劳,1262年赐给移相哥金印螭纽。
1303年,哈萨尔五世孙,势都儿之子八不沙因在平叛海都叛乱战争中立下战功,受到朝廷的厚赐,于1307年晋封为“齐王”,赐金印兽纽。这次八不沙晋封齐王,是哈萨尔家族在蒙、元政治舞台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自此,有元一代“齐王”的称号便成为哈萨尔家族的世袭爵位。
延祐三年(1316年),封八不沙之子月鲁帖木儿为保恩王,赐金印螭纽。延祐六年(1319年),改封月鲁帖木儿为恩王,赐一字王号和金印兽纽。泰定帝三年(1326年)七月,“月鲁帖木儿嗣齐王,给金印”。一年之后泰定帝又赐“齐王月鲁帖木儿钞二万锭”。1328年辽王脱脱与左丞相倒剌沙,梁王王禅等结党害政,趁泰定帝驾崩期间,把持朝政,“逾月不立君,朝野疑惧”。后虽然立新君,但新帝年幼,被脱脱等死党挟制,不能自主。齐王月鲁帖木儿和东路蒙古军元帅不花帖木儿等率军讨伐,月鲁帖木儿将辽王脱脱斩杀。平定了这场以辽王脱脱为首制造的这场“两都之战”。齐王月鲁帖木儿凭借这次机会,不仅得到了文宗皇帝的嘉赏,将其领地扩展到兴安岭以东地区。
天历二年(1330年)正月,“齐王月鲁帖木儿薨”。其子失烈门承袭王位。元顺帝至正年间,红巾军起义遍及各地,朝廷派兵四处镇压,但此伏彼起,难以平定。在这危急初起之时,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月,“齐王失烈门献马1.5万匹至京师”,资助朝廷,平定内乱。这对元廷平定红巾军起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整个蒙、元历史舞台上,哈萨尔家族始终是一支异常活跃的政治力量,不仅在左翼诸王中占有位置,就全国范围来说,也是最大的势力集团之一。 (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