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波澜壮阔瀚海潮 砥砺奋进报业人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19年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波澜壮阔瀚海潮 砥砺奋进报业人
——写在白城日报全彩印刷之际
 

●本报记者 翟向东

1964年1月13日,白城。

时值寒冬季节,北方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尽显妩媚妖娆。

当日深夜,在原白城专署附近的6间平房内,18位满怀激情的年轻人忙碌的身影驱散着深夜的寒意。排版、校对、修改……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近午夜时分,完成了最后一次出版报纸清样校对的他们怀着几许兴奋、几许期待和内心难以言表的心情回到宿舍——那夜无眠。

当东方的地平线透出第一缕霞光,千余份散发着油墨芳香的《白城报(创刊号)》展现在晨光之中,那一刻,一双双拿起报纸的手竟然有些发抖……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众多读者期盼的《白城报》终于面世了。

1月14日早,一张张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迅速飘向全地区9个市县广大农村的公社、生产大队、小队……

往事如昨,岁月如歌。时光一下子跨越了半个多世纪。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审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

一代代白城日报的报人殚精竭虑、薪火相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喊出了时代最强音,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新闻在路上他们亦在路上!

由弱变强 与时俱进初露锋芒

风起于青萍之末。白城历来是我国北方的重镇,农业大区,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美誉。创办和拥有一张具有地方特色的报纸,对于向广大农村传递党和政府大政方针,通达民意,宣传地委对农村的政策、要求、工作经验,都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白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创刊伊始,困难重重,没有专业人员,没有办报经验,没有固定的办公地址和经费,仅有的几名工作人员全部是从其他单位临时抽调的。然而,凭着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比热爱的敬业精神,凭着对家乡父老的希望与重托,《白城报》的开创者们,不辱使命,克难攻坚,终于推出了大气美观,富有鲜明特色的《白城报》创刊号。然而历史往往会给人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仅仅经历了4个春秋的《白城报》在1968年悄然停刊。在其之后漫长的10年间,新闻媒体在白城新闻史中出现一段空白。

东方风来满眼春。上个世纪8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奔涌、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之时,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给白城这片古老而富饶的热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给白城报刊媒体带来了复苏的机遇。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1980年中共白城地委下发了关于创办《白城农民报》的决定, 1981年3月4日正式复刊,定名为《白城农民报》。在改革风口浪尖又见这张新闻纸,人们隐约间仿佛又闻号角嘹亮,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四开四版的报纸而展开。

5年后,《白城农民报》更名为《白城报》,接收白城光华印刷厂,购置了自动照排胶版印刷设备,成为全省第一家不使用铅字出版的报纸,是当时全国同行业采用先进技术印刷报纸的仅有的四五家报社中的一家。

1988年1月1日《白城报》更名为《白城日报》,并由全国著名书法家韩绍玉题写了报名,由周三刊改为周四刊,增加了星期天版,白城日报同改革中的白城一样迈入日益更新的时代,留下白城新闻发展道路上最有生命力的日志。

几多汗水挥洒,于垦拓中栽出特色之树。《白城报》从创刊之日起,就精心培育自己的特色。使《白城日报》一天天趋于成熟,一步步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读者,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的鹤乡特色的办报之路。1991年《白城日报》在比利时沙城举办的世界报纸博览会上脱颖而出斩获金奖,并作永久性展出。

由小变大 厚积薄发破茧成蝶

翻开一页崭新的年历,就是开启一片崭新的希望。当跨世纪的钟声敲响,白城日报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0年1月1日,创刊近35年的四开四版小报变成了对开四版的大报,在白城的新闻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优势在握,便能涌起笔下波澜。《白城日报》的成功之处,正是善于自身优势转化为报纸优势——自办发行,组建了白城日报社发行公司,实现了报纸出版、印刷、发行一条龙,采取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办公数字化、增加星期刊,创办晚报……一系列大举动、大手笔使白城日报走在了全国地市级报纸的前列,成为了全国新闻媒体中的佼佼者。

伴随着先进的电子照排技术和现代印刷技术的普及,中国报业开始了一场报纸的改革与创新,新闻传媒从内容到版式呈现出新的面貌,因循传统办报模式、依赖行政力量支撑的机关报开始出现弱化。《白城日报》如何适应形势变化,继续保持发展势头,继续走向辉煌,这一问题摆在了白城报人的眼前。“勇于开拓进取,不断推进新闻改革,营造特色,以赢得更为广泛的读者。”在这一创新突破点的引领下,全体办报人员不断探索实践,开辟了一条创建机关晚报的崭新媒体成功之路,2000年《百姓生活》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以其独具办报特色和风格在市级晚报家族中崭露头角。

由黑变彩 锐意创新华丽转身

这是一个历史的节点,2008年1月,在一双双期待目光的注视下,彩色胶印机投入使用,我市历史上第一张彩色报纸《白城日报》华丽亮相。改变在报端,创新更在报端——“背景链接”“各方评论”“延伸阅读”……越来越多新闻开始用亲历、对话的形式吸引眼球,报纸语言变得优美生动,报纸的纹理有了亲近生活的质感。乘着变革的风发意气,2008年5月,《白城日报》正式加入吉林新闻网,实现了网上阅报;2010年1月,白城新闻网正式开通,报纸各个栏目走入了网络世界,一条条新闻的网络化、数字化,标志着白城日报勇闯信息高速公路的决心。通过互联网,遍布海内外的鹤乡人,更可以第一时间“点击家乡”。这也标志着白城日报从此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形成了报网互动合一的新媒体格局。

一次次技术革新,凝聚着勇气、凝聚着心血;一次次新闻改革成就,令报人欢欣、令读者欢喜。紧扣时代节拍,踏着改革的步点,《白城日报》《白城日报·周末版》《百姓生活》、白城日报手机报、数字报组成的新白城日报正式启航。2011年1月,《百姓生活》由四开十二版周三刊改为四开八版周五刊。7月,《白城日报》《百姓生活》全面改版,实现了内容新、版式新、字体新“三新”目标,报纸质量大幅度提升。2014年为促进《百姓生活》做大做强,与《城市晚报》建立合作关系,《城市晚报·百姓生活》1月1日开始正式出版,升级改造白城新闻网,使其不但有文、有图,还要有声、有影。

2016年7月1日,随着白城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指尖白城的开通,党报传播队伍又增添了一支新媒体生力军,从而也使这个有着50余年历史的市委机关报初步形成“二报一网一微”的新媒体发展格局。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白城日报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在创新中提高,越办越精彩,越来越完美。迎着新春的脚步,2019年岁首,白城日报跨入了“全彩时代”——随着一套全彩印刷设备投入使用,《白城日报》由部分彩版印刷实行全部版面彩色印刷,同时对版面设计进行优化升级,以期用更加精彩的照片、插图、图表和排版增强表现力,整体彩色印刷为视觉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白城日报将继续发挥传统纸媒严谨、权威、优质的优势,努力提升报纸和新媒体的视觉效果,为版面添彩,为时代留影。

大象无形,大路无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春秋,经受了峥嵘岁月的磨砺,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站在时代的巅峰,拥抱灿烂的朝阳,如今的白城日报,在不断的搏击中已经实现了自我完善,自我茁壮,自我超越,以其坚实的脚步,留下了铿锵有力的足迹;以其时空的回响,发出了撼人心魄的时代强音;她在一个无声的天地里,让200万鹤乡儿女听到了瀚海大地改革开放、跨越发展的嘹亮号角。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