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辉
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开始,蒙古科尔沁都在哈萨尔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的率领下,从呼伦贝尔地区陆续迁徙到嫩江流域,并不断南移东扩,相继占领了绰尔河、洮儿河、霍林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及松花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征服了这一区域的豁罗剌思部,即郭尔罗斯等部。从此,这一地区称之为科尔沁地区。
明朝后期,科尔沁蒙古在漠南东部蒙古中是较强的部落。他们不仅控制着驻牧地这片广大区域,而且还统治着锡伯、卦尔察(又作瓜尔佳)等部,控制着松花江、黑龙江一带的女真人、索伦人,还通过海西女真与明朝进行间接的贸易。
科尔沁部的台吉们始终不忘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宗亲,对于蒙古汗王忠心不二,以诚相尊。林丹汗执政前期,漠北喀尔喀三汗以及漠南喀喇沁的昆都伦汗、阿鲁科尔沁的车根汗、科尔沁的翁阿岱及其子奥巴洪台吉,鄂尔多斯巴济农等,定期前往察汉浩特朝见林丹汗,参与政事、军事及围猎活动。
1583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用其祖父遗留的13副铠甲起兵,用了6年的战争,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建州女真的崛起,不仅对女真其他部落是个严重的威胁,对蒙古各部也是一个重大的威胁。然而,如此严重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北元大汗林丹的重视,而与建州女真邻近的科尔沁部首领翁阿岱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屡屡向林丹汗报告陈述努尔哈赤的危险,但始终没有得到重视。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扈伦四部女真之一的叶赫部意识到日益强大的建州女真对他们的威胁。于是,联合了扈伦四部女真的其他三部,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和蒙古科尔沁部、锡伯部、卦勒察部、朱舍里部、讷殷部,组成九部联盟,共3万兵马,讨伐建州女真。科尔沁部参加这次讨伐的是齐齐克之子翁阿岱及其子奥巴,纳穆赛之子莽古斯、明安兄弟二人。此次战役,以九部联军大败告终,科尔沁部首领落荒而逃,明安险些被俘。
九部联军的失败,使科尔沁部的首领们不得不冷静地考虑自己的实力和面临的危机形势。科尔沁部自知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逐于1594年遣使进驼、马表示友好。努尔哈赤要继续发展,也需要消除四邻的敌对因素,或者化敌为友,取得他们的支持,科尔沁部正是其争取的对象之一。而当时的科尔沁部也正受到漠南蒙古最强大的察哈尔部的威胁,与后金结成军事同盟也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为了加强与科尔沁蒙古部的联盟关系,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主动向科尔沁部蒙古贵族明安贝勒求婚,明安贝勒亲送其女聘嫁努尔哈赤,这是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与科尔沁蒙古贵族首次通婚。从此,也拉开了满蒙联姻的序幕,以后逐成定制。
努尔哈赤在完成统一女真各部后,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即汗位,国号曰“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建国后,清楚地意识到,威胁后金的对手不是蒙古,而是明朝。因此,努尔哈赤在对待明朝与北元蒙古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明朝采取以军事进攻为主,扫清明朝在东北的军事实力,扩大后金的领地和势力范围。对蒙古则采取拉拢、忍让、离间、威胁等策略。争取与后金为邻的科尔沁,内喀尔喀诸台吉,使其保持和睦友好的关系,达到孤立消灭北元大汗的目的。
1624年2月,努尔哈赤派遣大臣巴克什、希福、库尔禅等至科尔沁,在伊克唐噶哩坡(今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土古拉苏木附近)与奥巴洪台吉为首的科尔沁诸台吉刑白马乌牛盟誓。此时,因北元蒙古林丹汗将其叔祖岱青台吉的属民全部收回,而岱青台吉率其妻子及六子投奔科尔沁,受到奥巴洪台吉的保护。林丹汗命弘吉剌部齐赛诺颜领兵追回岱青台吉。齐赛领兵深入科尔沁地,斩杀了堵截的6名科尔沁台吉而返回。1625年11月,林丹汗亲自率兵前往科尔沁奥巴洪台吉居住的格勒珠尔根城,围城问罪。努尔哈赤闻讯,命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率精骑兵5000来支援,迫使林丹汗撤兵。在此之前,科尔沁与建州女真之间的关系处于平等地位,以同盟者的身份相处。也就是说在清太祖时期科尔沁是后金的盟友,而不是属部,仅以经济贸易和军事联盟为主。这次林丹汗的“围城问罪”等于把科尔沁推到了努尔哈赤的一边。努尔哈赤出兵解围,使走投无路的科尔沁部奥巴洪台吉痛下决心,与建州女真结盟。1626年6月,奥巴前来盛京与努尔哈赤相会盟誓。他说:“自扎萨克图汗以来,我科尔沁诸贝勒对察哈尔、喀尔喀皆以诚相待,并无构恶之处。然欲求好而不可得,杀掠不尽。尽杀我博罗科尔沁。其后,又杀我无辜达赖台吉。不久,宰赛来兵又杀我6人。欲求相安无事不成,反被掠杀无辜,故我的等拒之。”盟誓毕,努尔哈赤赐奥巴“土谢图汗”号;赐图美以岱达尔罕之号;奥巴弟布达齐以札萨克图杜棱之号;又将图伦台吉(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儿子)之女肫姐(敦哲)嫁给奥巴台吉。到此时,蒙古科尔沁部与后金努尔哈赤间的关系仍处于平等的联盟者的地位。
在此期间,努尔哈赤还以各种借口,深入蒙古地区扎鲁特部、巴林等部击斩部落首领,收其人户牲畜。面对后金统治者的军事压力,林丹汗未能有效地组织各部与后金正面作战,客观上为后金提供了蚕食其外围各部的机会。
1626年8月,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去世,其四子皇太极即位。皇太极登基后,加快了征服蒙古各部的步伐。皇太极以软硬兼施的手段,拉拢并征服了察哈尔部外围的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和科尔沁部,使素来强大的察哈尔部的力量大为削弱,于是皇太极将军事行动的锋芒直指察哈尔部。
从1628年2月、1628年9月、1632年3月,皇太极三次率领大军亲征察哈尔林丹汗,迫使林丹汗西渡黄河至大草滩永固城一带(今甘肃省山丹县境内)。1634年夏,林丹汗在青海西喇塔拉之地因病去世。1635年4月20日,后金多尔衮、岳托等人的军队俘获了林丹罕之子额尔克洪格尔额哲,夺得元朝的传国玉玺。
在与蒙古打交道的40年过程中,皇太极察觉到“女真”和“金国”这两个名词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蒙古人心目中的低贱和不愿接受的形态,于是决定公布其族源,下诏谕说:“我国原有满州、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默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州,统续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上我国满州原名,不得仍前妄称。”皇太极将“女真”改为“满州”的做法,得到了蒙古诸台吉的认同,并从中得知“满州”是由蒙古兀良哈、兀狄哈、女真三族所组合而成的真相之后,排除了以往“女真乃吾蒙古之奴才”的偏见。1636年3月,漠南蒙古科尔沁等16部49个台吉们齐聚盛京,承认皇太极为汗,并奉上“博格达·彻辰罕”的尊号。同年,皇太极在盛京(沈阳)即位,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皇太极改族称和国号,达到了征得蒙古部众崇拜和拥戴的目的。从此,蒙古科尔沁及各部臣服于清朝政府的统治之下,并成为清朝皇帝的重要的依重力量,在清朝入主中原的征战中和维护清朝统治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