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开拓,打造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年的进取,谱写了一曲华美的乐章!
五年的拼搏,铸就了一段创业的辉煌!
2019年1月17日,白城农商银行迎来了五周岁的生日。五载磨锋砺剑,五载潜心经营。过去的五年,对于白城农商银行而言,是一部应势嬗变的创业史、一部攻坚克难的拼搏史、一部勇于担当的奉献史。五年间,白城农商银行党委班子和五百多名员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实现了从求生存到谋发展,从小微银行向城市名片的华丽蜕变,已经成为当地资产规模最大、服务网点最广、支农力度最强、纳税贡献最多的银行机构,用一行行闪光的数字,谱写了五年奋斗成长的绚美诗篇!
缘起,逐梦远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白城农商银行在诚信相约、共谋发展的征途中已经走过五载峥嵘岁月。五年间,他们锐意改革,奋发竞进,着力推进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再造,搭建起坚强的党委会、规范的股东大会、健康的董事会、尽职的经营层、有效的监事会“五位一体”公司治理体系,向现代一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阔步迈进。目前,白城农商行已经拥有17个职能部门,18家支行,全行员工548人。在洮北区的13乡镇和城区主要街道、社区设立35家家支行和分理处,布放ATM机45台,发展助农服务点187个,被城乡居民誉为“白城人民自己的银行”。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行资产总额113亿元、负债总额102亿元,分别较五年前增长131%和117%;各项存款70.94亿元,各项贷款66.98亿元,分别较五年前增长35.34%和165.79%,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位于白城市区第二位和第一位;每股净资产由1元增至2.16元,增长了116%;五年累计盈余9.16亿元,累计上缴各种税费3.5亿元;拨备覆盖率由155%提高至178%,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了历史性跨越,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破冰前行
五年的艰辛创业,白城农商行人从未放弃做大做强的梦想。2014年初改制后,总行领导班子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市场环境,坚持从方向性、战略性的高度规划发展蓝图,制定了第一个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丰富完善了战略目标和发展基调,审时度势的提出了“一年筑牢基础、两年经营转型、三年提质增效、四年区域突破、五年全面发展”的“五步走”发展规划。以独到的战略眼光,精准的市场定位,灵活的经营方式,在区域化市场中精耕细作,在差异化服务中运筹帷幄,注重倾听客户诉求,快速做出市场反应。先后推出了农户系列的“土地收益”“林权抵押”和“综合授信”等贷款;个人系列的“个人循环额”“个人一手房”和“个人商用车”等贷款;公司系列的“应收款质押”“收费权质押”和“供应链融资”等信贷产品,以超值服务满足每一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树立起了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强势品牌形象。五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80.82亿元,其中:发放农户类贷款52.1亿元,发放非农自然人类贷款134.32亿元,发放公司类贷款94.39亿元,极大的满足了城乡居民和民营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五年风雨兼程,曾经的荣誉凝聚成前进的力量;五年硕果累累,如今的白城农商银行已经成为落实白城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金融抓手,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转型,注重实效
白城农商行以“树特色、创品牌、打基础、提业绩”为战略重点,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决策链条短、经营灵活、网点众多等自身优势,以特色经营赢得市场。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品牌,依靠品牌推动业务发展。一是推进业务转型。通过借鉴同业、自主研发、对外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加快拓展中间业务,提升综合盈利能力。注重加强与银行同行业的合作,与30多家银行、20多家证券和10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全方位合作关系,逐步成为同业业务市场的新秀和生力军。二是推进机制转型。按照扁平化、垂直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尝试事业部制改革,实行前、中、后台分离的管理模式,有效整合产品、服务和营销资源,提升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三是推进服务转型。与上海歆睿公司合作导入新型营销服务理念,建立了常态化“四扫”机制,持续开展了以扫街、扫园、扫村、扫户为主要内容的 “精准四扫”活动。对区域内的2905户个体工商户、17565户农户、172户民营和小微企业、281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主动对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全面提升获客能力。四是推进渠道转型。积极优化服务渠道,加快网点功能提升,在对物理网点布局整合优化的基础上,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自助网点建设和自助设备布放,推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云闪付和ETC等业务,实现线上线下渠道优势互补。截至2018年末,电子银行替代率突破90.17%,较成立初提高27.15个百分点,不断提升网点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促进网点由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
成绩,催人奋进
作为一家根植地方的本土银行,白城农商银行始终不忘兼顾社会责任,不忘服务实体初心,坚持与白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牢牢扎根白城大地,以坚实有力的金融之手,全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建设小康新白城不断注入“金融血液”。先后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吉林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单位”、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吉林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被白城市政府授予“2017年度白城市十大品牌服务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吉林省农信系统综合考评中,始终排在全省前列,“十二五”综合进步度考核取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一是助力经济发展。紧紧围绕白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将全部信贷资源用于反哺白城经济,加大对重大重点项目、城市基础建设、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五年来,累放各项贷款280.82亿元,助力白城经济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为172家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余额29.11亿元,占各项贷款的43.31%。二是坚持支农支小。按照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方向,持续加大对涉农、小微实体领域的金融支持,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重大金融创新举措,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市区金融机构第一位。五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25亿元,已将连续五年涉农贷款达到监管部门要求“两个不低于”目标,积极响应白城市政府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累放创新创业类贷款9.8亿元,支持带动了1.6万名人员创业就业。三是实施精准扶贫。紧跟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主动履行金融扶贫责任,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全面对接、应贷尽贷。截至2018年末,已完成对71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授信,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5亿元,惠及贫困户2650户。加大扶贫产品创新,累计申请白城市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16.1亿元,申请吉林省国开银行扶贫转贷款2亿元,资金全部采取贫困户或“公司+贫困户”的形式发放,通过加大了对扶贫和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在支持白城的脱贫攻坚的同时,又有效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四是践行普惠金融。一直以来,白城农商行始终坚持“让百姓生活得实惠,为企业发展谋优惠”的思路,在依托传统营业网点的基础上,大力实施金融服务“全覆盖”工程,把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送到百姓的“家门口”。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35个营业网点为主体,212个助农取现服务点为补充的便民服务体系,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入村进屯”工程,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全覆盖,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五是履行社会责任。白城农商行始终坚持“扎根一方热土、服务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以赤子之心和感恩情怀回馈社会,关心公益。自农商行成立至今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约为210多万元;关爱帮扶弱势群体,与洮北区东胜乡晓光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抓手,每名机关干部帮扶3-5户,通过资金支持、产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措施,现已实现整村脱贫;累计申请使用扶贫再贷款16.1亿元,降低农户借贷成本;热心参与支援岭下灾区重建、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慈善一日捐”等公益活动,五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让利于民折合人民币160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与大行担当,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梦想,放飞希望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面对经济金融的新常态,敢为人先的白城农商银行人将继续发挥机制灵活、决策高效和贴近市场的优势,积极推动战略转型和创新发展,不断构建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运营机制,努力建设一流农村商业银行。计划在未来五年间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推出白城农商行的电商平台;率先发行贷记卡,为客户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服务;在省内设立3家分支机构,省外设立3到5家村镇银行,稳步拓展业务发展领域;在市区主要街路繁华地段,购建地标式总部办公大楼,初步形成符合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特点的业务链条体系。总资产、存款、贷款、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均成倍增长。预计到2023年末,总资产超过200亿元,总负债超过180亿元,分别增长308%和283%;存款总额达到120亿元,贷款总额达到80亿元,分别增长167%和220%;累计利润25亿元,累计缴纳税金8亿元,无论是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社会贡献度均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快速发展中的白城农商银行,今后必将会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更加前瞻的视野,更加创新的理念,按照现代的管理,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全面实施业务转型,深入推进金融扶贫,着力丰富服务内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民生,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佳的服务体验,为投资者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向着打造基业长青的金融百年老店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