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34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1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96起180人……
去年一年来,市纪委市监委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使命担当,持续发力,为全市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坚持抓领导 将责任层层压实
“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这既是党的十九大对精准脱贫的再部署,也是各级纪委监委履行政治责任的职责所在。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逐级压实责任,拧紧责任落实链条,形成了纠治工作整体合力。
——约谈明责。我市将扶贫领域问题专项整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两个责任”约谈清单。2018年,市委书记庞庆波逐一约谈了5个县(市、区)党委书记、相关部门党组书记16人次;市纪委书记、副书记约谈各地各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22人次。
——巡察督责。巡察部门针对省委第三巡视组专项巡视白城扶贫领域反馈意见和交办问题线索办结情况,开展了“机动式”巡察。特别是对整改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在市纪委常委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并向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反馈意见,通过压实责任推动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严肃问责。市纪委市监委针对巡视整改不力、扶贫领域违纪问题频发的单位,根据问题情节轻重,严肃追究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共问责81人。
聚焦扶贫领域问题 实施精准监督
一年来,市纪委市监委念好监督“紧箍咒”,擦亮“火眼金睛”,及时发现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以上率下推动监督全覆盖。市、县两级纪委和财政、审计、农经部门组成监督检查组,由市纪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室主任全程带队,采取一杆子插到底的方式,对5个县(市、区)66个乡镇、120个村,开展跨区域“点穴式”交叉互检。同时,县、乡、村与市纪委市监委上下联动,对区域内所有乡镇、村屯和贫困户开展“压茬式”监督排查,确保监督全覆盖、无遗漏。
坚持“六必到”,聚焦问题不发散。市纪委市监委以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为抓手,深入到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重点项目监管单位、乡镇、村屯、贫困户,紧盯关键部门、关键环节、关键人员,深入查找是否存在党委主体责任“空转”、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向扶贫资金“伸黑手”等问题。
捋住项目资金链条精准发现问题。各检查组分成部门财审、项目踏查、入户调查等3个小组同时开展工作。一组深入相关部门和乡镇着重摸清上级给多少、被检单位支多少。其余两组直接深入贫困人口比重大、扶贫项目资金多、信访问题多的村屯实地走访,从中找差距,深挖问题线索。
坚持严查快处 形成有力震慑
“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要优先办理,快查快结,贫困户的事不能等”,监督检查刚一结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岩立即主持召开市纪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各检查组汇报,对线索办理提出意见。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行动,查办扶贫攻坚领域违规违纪问题。
集中交办督办。对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市纪委市监委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出分类处置意见。对涉嫌违纪问题线索,市纪委市监委召开线索处置部署会议,向各县(市、区)纪委书记、市纪委市监委各相关室负责人面对面交办,落实主抓责任,提高了线索办理质量和效率。
快查快结严惩处。市纪委市监委对交办问题线索坚持做到“两个凡是”,凡是涉及扶贫领域的问题优先办理;凡是涉及扶贫领域问题,必须经过初核。同时,进一步明确办理时限,加大办案力度,做到纪律处分从严从快,确保问题线索不积压。
做好警示教育。市纪委市监委围绕惩防并举,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扎实做实做好纪律审查“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扶贫领域自办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通过组织召开处分决定宣布会、部门班子民主生活会、发案单位警示教育会,举办专题警示教育展览,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使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