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软骨症是由于成年牛饲料中缺磷所引起的磷钙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因长期单纯喂给钙多于磷的饲料,或钙、磷均少的饲料,导致钙磷比例不平衡而发病。
妊娠牛因胎儿生长的需要,以及产奶盛期,大量钙磷随乳排出,均可使体内钙磷相对缺乏。病初,表现消化不良、异食,舔食墙壁、泥土、沙石,砖块等,不断地磨牙或空嚼。随后病牛喜卧,不愿站立,伏卧时常变换体位,有时呻吟;站立时拱背,四肢叉开,运步不灵活,出现不明原因的一肢或多肢跛行,或交替出现跛行。严重者骨骼肿胀、变形、疼痛,下颌骨肿大增厚使口腔闭合困难,各关节尤其是四肢关节粗大不灵活,四肢骨、肋骨、脊椎骨弯曲易骨折,尾椎骨移位、变软,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肿胀。
预防:平时按饲养标准配合日粮,保证日粮中钙、磷含量及其比例(一般钙磷比例在1.5—2:1。不要低于1:1,或超过2.5:1),适当运动,多晒太阳。
治疗:发病后,要改善饲养管理,多喂青干草或富含磷的饲料,减少蛋白质或脂肪性饲料,适当运动,多晒太阳。药物治疗,主要是补磷、钙及维生素D,可用骨粉250克内服,每天一次,5—7天为一疗程;磷酸二氢钠80—120克内服,每天一次,连用3—5天;20%磷酸二氢钠液300—500毫长或3%次磷酸钙液10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5天。磷酸氢钙每次10—40克或乳酸钙每次10—30克,鱼肝油每次20—60毫升,每天2—3次混入饲料中喂给。对严重病例,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0—600毫升,或5%氯化钙100—250毫升;肌注维生素AD液5—10毫升,也可肌注或皮下注射维生素D2胶性钙液2.5—10万国际单位,每天1—2次。(据《吉林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