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刚 王鸿鹤
2018年,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582件,同比增长79%;处置问题线索2595件,同比增长57%;立案审查调查1803件,同比增长3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成绩面前,市领导再次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一场推动人员融合、工作磨合、制度契合的改革实践正缓缓拉开帷幕,一支新组建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正逐步淬火成钢。
在“同学共进”中聚指成拳
如何使改革中走到一起的队伍,催生“1+1>2”的反腐能量裂变?从加强业务培训起步,市纪委市监委迅速行动。
“给我留个位置,后排加座就可以……”“没有桌子的位置也行……”一间可以容纳70多人的会议室却“挤”进了100余人,这正是市纪委市监委开展“夜校”培训的一个场景。2018年春节刚过,为期一个月的“夜校”培训全面展开。培训围绕形势政策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纪检监察业务、职务犯罪调查等方面,给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干部履职尽责注入了信仰和知识的力量。
“刑法具有谦抑性是不是指对刑罚的处罚范围和强度加以限制?”“可以这么理解,在司法实践中刑法谦抑的理念也可以指导办案……”一名学员在授课过程中的疑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获得解答。“违法总是从破纪开始的,对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市纪委市监委第三审查调查室转隶干部表示。
在办案实践中百炼成钢
“洮南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青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前段时间,市纪委市监委发布的这则消息引发了全市关注。“刚开始办理李青海案件的时候,心里有点底气不足,一些办案手段和措施使用起来还不是得心应手。”专案组负责人、市纪委市监委第三审查调查室主任介绍。办案期间,为了快速有效突破案件,专案组成员晚上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如何正确使用调查措施等业务知识,白天用所学知识指导办案。
李青海曾任镇赉县五棵树镇党委书记10余年,专案组在调取的一份2012年党委会议记录中发现,初核中掌握的一笔李青海侵占的粮食直补款,在记录中为镇政府给付杨某伟的占地补偿款。
“难道办案方向有误?”专案组的同志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会议记录笔迹颜色、书写力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疑点。
专案组立刻行动,一路找到当时与李青海共事的党委委员,了解到当天开会时并没有讨论过党委会议记录上所记事项;另一路从杨某伟身上找到突破口,获得了李青海与杨某伟订立攻守同盟的证据。李青海企图借此蒙混过关的幻想彻底破灭,思想防线顷刻崩塌。
“到案件办结,一共使用调查措施102次,这对案件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纪委原来的纪检干部和转隶过来的干部混编在一起办案,取长补短,也是提高案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家在总结案件时纷纷表示,在工作磨合中,依纪依法履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制度约束中严管厚爱
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市纪委市监委积极探索“制度+科技+服务”模式,开发了涵盖廉政档案管理和审查调查监管的智能化电子管理平台,在方便办案的同时,扎实做好案件超期预警工作。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12种调查措施使用范围、启动程序、审批流程、具体要求等进行明文规定,做到全程留痕。如果说规范办案程序是监督纪检监察干部行使权力的一层保险,那么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则是再加固一层保险。市纪委市监委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管理监督的实施意见》,对15项重点工作提出了监督管理意见,对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管理,持续释放“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防“灯下黑”的强烈信号。在外办案人员的监督管理一直是一块容易被忽视的“短板”。为了补齐“短板”,市纪委市监委每一个办案组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及时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学习,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和关爱就跟进到哪里,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