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畜牧业在各地得到快速发展,对增加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一些地方畜牧业领域还存在着制约产业发展的弊端和瓶颈,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畜牧业高效、绿色、生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需注重补齐以下几方面短板。
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补齐生产方式落后短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有些地方畜禽养殖生产总量增长较快,但小规模、传统粗放经营仍是畜牧业发展的主流,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还很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规模化养殖便于实施标准化生产,有效接受技术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质量控制、产品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增加经济效益。要树立产业化经营理念,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改造升级,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养殖户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分散养殖、家庭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转变,在养殖业集中的村屯引导养殖户组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生产,壮大产业实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补齐产业化经营动力不足短板。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一些地方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畜禽养殖场(小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效链接比重低,不能够发挥其上接市场、下连基地的核心作用,产业化经营带动力弱。要着力培育发展潜力大、辐射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要树立品牌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自己的品牌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密切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利益关系,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农户紧密连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带动养殖场(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产业联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畜牧产业集群。
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力度,补齐畜禽养殖科技含量低短板。科技是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强劲动力。一些畜禽养殖场存在着基础设施简陋,生产技术落后,畜禽养殖科技含量低,产品能耗高等缺点和不足。要强化科技对畜牧产业发展的贡献率,用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实现养殖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群众需求,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化工程,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畜禽饲养综合配套技术,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及送科技入户活动,引导养殖户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科学饲养管理,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畜牧养殖从业主体。抓好畜禽免疫、防疫监测、消毒灭源工作,筑牢动物养殖安全屏障。
完善畜产品营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补齐产业信息不畅短板。畜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一些区域畜产品流通体系不够完善,养殖生产与市场衔接功能弱,产品销路不宽,养殖户出售牲畜主要依赖客商上门收购和市场经纪人、中介作用,营销平台不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产销信息不够灵通,市场行情预测困难。要注重畜禽流通领域建设,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为养殖户搭建适应产业发展的交易平台。
科学规划注重环保,补齐畜牧养殖污染危害短板。畜禽养殖污染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农村地区畜禽养殖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一些养殖场缺少相应的养殖废弃物处理实施,粪污处理不当危害周边环境。要注重环境保护,强化养殖场区规划布局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划定禁养区,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推行养殖场区建造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发酵床生态养猪、有机肥还田等粪污处理模式,严格对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监管审核,畜禽养殖场必须建造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生产与粪污排放无害化处理同步进行,净化养殖环境,大力倡导农牧结合发展畜禽养殖,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洮北区畜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