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秀芳
白城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林森,1963年生于大安。“植树造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理念从小就深植于他心里。林森1988年毕业于吉林林学院林学系,毕业后进入白城林业局工作。从此,林森立足岗位,开始修建他梦里那条绿色的长城……
一直在林业战线上工作的林森,用最好的年华奋战在曾经风沙漫天的八百里瀚海大地。林森多次被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个人”“森林防火先进工作者”称号;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举市三年大造林”先进个人;2013年获得全国绿化奖章;2017年获得“感动白城发展之星”年度人物;2018年荣获“全国绿色长城奖章”;不久前,林森被授予2018年度全市重点工作先进个人二等功。
曾经的白城被称为“八百里瀚海”,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9%,几乎无天然次生林,沙化碱化荒漠化严重。经过多年的工作和努力,林森和老一辈白城林业人把“让白城绿起来、把风沙挡回去”变成现实。
2009年,林森针对白城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创造性地以持续开展生态建设活动为载体,为加快推进白城生态治理进程着手调研和制定计划。自2010年以来,林森根据白城生态建设实际,倡导开展了白城“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三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等活动,认真组织编制规划设计,突出工作重点,编制造林绿化模式,推广治沙、治碱技术,强化督查、检查评比等工作措施,9年造林220万亩。三年大造林工作,是林业人向这片被风沙侵蚀的土地上的人们递交的一份合格的答卷,同时,也为白城林业的工作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林森作为筹划者、执行者和指挥者,功不可没。
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局,林森负责此项工作。他参与起草了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了白城生态保护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突出了河湖连通、湿地修复、草原治理和造林绿化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探索了一条以水为核心、以草为突破口、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吉林西部生态建设新路。
白城的绿化成果有目共睹,林森意识到要让生态文明成为全民、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让群众认识到植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每到植树节和造林绿化期间,林森便与有关部门通过会议、集会等多种形式广为宣传发动,并协调媒体开设绿化宣传专栏。
林森深入贯彻全民义务植树决定,创造性地在全市开展了“万人万亩植树造林日”活动,每年4月12日白城市直、五个县(市、区)、三个开发区(园区)、75个乡镇统一行动、同时举办义务植树活动,当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植树2万亩以上。经常组织开展市领导集体绿化点活动,组织营造“军民融合林”“民兵林”“党员林”“青年林”“巾帼林”“工会林”等多种纪念林活动,形成强大的造林绿化社会舆论氛围,推动造林绿化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义务和责任。
林森全身心的投入到绿化工作当中,终于获得了可喜的回报。截至2018年9月,全市三年造林114.5万亩,新增湿地120.9万亩。“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全面告捷。
在绿色环绕之中的白城,正以蓬勃之势前行。林森用行动践行着内心的理想:让生态建设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让绿色屏障护佑白城父老乡亲、让生态安全为白城发展建设保驾护航。“风沙止于白城”,这是林森的一句心声,也是他的铮铮誓言,更是他的实际行动。
30年林地奔波,30年目标不变,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消磨林森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却磨炼了林森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专业素养,秉性耿直的他以甘于奉献、肯于吃苦、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工作作风,成为一面旗帜。在累累硕果面前,林森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完成理想中更宏伟壮丽的绿色长城。在全面打造绿色生态环境的今天,作为白城林业战线的“造林愚公”,林森工作的激情越发的澎湃,迈出的脚步更加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