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洮北区顺阳民族工艺草编合作社展示区内,收纳筐、象棋桌、茶几、坐墩……一件件漂亮实用的草编工艺品已经制作完毕,向人们展示着草编的无穷魅力。
在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提起李晶阳和她的草编合作社,可谓家喻户晓。2016年,一直专注于养殖业的李晶阳发现,利用玉米叶、稻草可以编制工艺品,且材料多,成本低,市场前景好,李晶阳开始构思草编项目,并到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她便召集乡村姐妹们,在市、区妇联的帮助下,举办了手工艺编制培训班,随后注册成立了草编合作社,带领着乡村姐妹们开始了草编事业。
自从有了合作社,农户可以在家编制半成品,合作社回收,每人每月收入1500元。为使更多人增收,李晶阳的草编合作社还按重量回收农户手中的玉米叶等原料,使农户每公顷增收2000元至3000元,据了解,该合作社共带动30余人就业。
合作社主要以编织家居用品、工艺品和为其他产品做包装为主,下一步,将通过建立体验馆等形式,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带动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合作社还来到市区明仁社区和丰华园小区,就草编知识进行培训,让小区居民把稻草等原材料进行初步加工,合作社统一回收,进一步带动了城市人群增收。
如今,顺阳民族工艺草编合作社的草编产品已经成功入驻了淘宝商城,并和多家物流公司正式签约合作,走上了电商道路,解决了农村物流闭塞的问题,形成了“原材料—生产—销售—配货—物流”的系统产业链。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看到乡亲们因为草编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李晶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虽然已经多项荣誉加身,可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她只是微微一笑说:“我就是尽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力量,为家乡人办点事,让家乡人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没啥,没啥!”
一件件草编制品,犹如一条条五线谱,奏出了幸福生活的美妙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