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辉
安广县,清初,为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扎萨克领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二十四日,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准在解家窝堡(平安乡)设安广县,属盛京将军治下的洮南府统辖。
第一任知县,孙自瑢,1905年11月至1908年4月,任期两年五个月。
安广县下设五乡,中心乡、东北乡、西北乡、东南乡、西南乡。同年始设监狱。
同年,安广县烧锅镇开办会海泉烧锅,资金1.6万元,月产高梁酒1.5万斤。
1906年,奉天副后路统领营官德克吉纳带兵300名,驻防安广县解家窝堡。
1907年,安广县在今平安创办小学一所。
第二任知县,纪应阑,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六日到任,1909年四月二十一日离任,任期一年。
当年始实行户口管理,规定以后每年10月前造册上报。
第三任知县,王济辉,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二十一日,到任,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七日离任,任期两年。
当年大风成灾,禾苗被毁。为加强地方治安,安广县组织预备巡警,分为五区十八排,有警丁797人。
1910年,安广县组织县、乡选民会,董事会,自治会。同年安广县发生水灾,由于降水过多,多数农田被淹没,唯有高地埠,略有收获。
第四任知县,张星榆,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八日到任,民国二年(1913年)九月二十二日离任。到任伊始,于三月二十九日,成立安广县农会。七月创办安广县女子小学堂,当年成书《安广县乡土志》。
镇东县,清初,属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扎萨克领地。宣统二年置县,因地属镇国公封地之东部,故定名镇东县,隶奉天洮南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至十一月,在科尔沁右翼后旗东部测量开垦地段,共开垦4328方,合141130公顷。
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在今东屏设立巡警局,维持治安。在东叉干挠勘城基,长宽各1980米。
九月十三日,盛京将军派唐家必前往后叉干挠设镇东设治局。当年,又续放境内洮儿河以北首次开放之余荒2500余方,合81522公顷,初定为展字段,后改新字段。同时,在境内设警务局留置场。当年洮南至镇东邮路开通。
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盛京将军向皇帝奏请建立镇东县。九月六日,奉旨准设镇东县,改设治局为镇东县署,隶属奉天省洮南府。镇东县设城厢、东南乡、西南乡、东北乡、西北乡等四乡。
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科右后旗镇国公决定开垦乌鸦站明字段生荒,共垦2525方,合82.337公顷,列为下等荒。
同月,吴孝展任镇东县设治员,至清朝结体,镇东县在清朝末期,从设县到清政府解体,知县宝座一直空缺。
至此,清朝末期的“放垦蒙荒”和“移民实边”由于清朝政府的垮台而暂告一段落。蒙旗游牧地的解禁开放,向耕地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流民禁而不绝,争先前往,谋取生活。其次,东北三省地方官提倡移民实边,安民设治,发展经济。第三,蒙古王公欢迎流民到来,以便收取租银。
清朝末期洮南府及县、厅的设立,结束了从明朝正统年间(1426年至1449年间)泰宁卫权力机构南迁后至清末400多年时间,白城这一区域没有政权机构设立的历史,又一次翻开了白城历史新的一页。虽然从1904年洮南府建置到1911年清政府解体,只有短短8年时间,但是清末洮南府的设立,为当时白城一带的农业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和后来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