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考古发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洮南府治下的安广县和镇东县
大义凛然
大臣不廉 小臣必污
江南春
缫丝
鸣机夜课 诗书继世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臣不廉 小臣必污

 

●江瑞晋

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层累而下,诛求勿已,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

——《御定人臣儆心录》(清·王永吉)

■译文

大臣如果不廉洁,不能给下属作出表率,下级官员必然会腐败。下级官员不廉洁,就不能有效地治理地方,社会风气必然遭到破坏。层层官吏都如此追逐私利,贪欲无止境,祸害的必然是百姓,但是遗患在国家内部。希望天下太平,是不可能的。

■解读

王永吉,字修之,明末清初江南高邮人,历任大理寺卿、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尚书,为官清正廉洁,著有清朝顺治帝钦定的《御定人臣儆心录》。本选段对“大臣不廉”与吏治腐败的必然关系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强调了上行下效的重要性。

古人云:“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乃外吏之观型。”因为大臣身居要职,位高权重,他们的居官任事,影响一个系统、一个区域的政风行风和政治生态,对社会风气产生重大的影响。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就是一个“大臣不廉”的例子,他依仗乾隆帝的宠幸,大肆敛财。国泰、陈辉祖等一批官员纷纷投靠和珅门下,与其狼狈为奸,贪得财物动辄数百万之多。和珅在朝二十多年,朝廷之正气尽丧于他之手。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充分说明了大臣廉洁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吏治风气。

历史和现实经验都告诉我们,培育清正廉洁的风气需要领导者率先垂范,其效果就像响之应声一样显著。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喊话“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如此,通过不懈努力,方能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