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于此相见
春天
朋友
美景如画
四月 我们相约
峡谷情思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9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峡谷情思

善福元
 

甘泉大峡谷,我终于来到了你的面前。

《太平寰宇记》中有“甘泉在县南崖谷上,其泉去地一丈,飞流激下,其味甘美。隋炀帝游此饮之,取入内”的记载,唐代因泉水味美甘甜,县以泉命名,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伏陆县易名为甘泉县。

甘泉,一个美丽的名字,加之独、特、奇的丹霞地貌峡谷,地质景观,给你增添了神奇和壮美。

甘泉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城西北的下寺湾镇雨岔村。2015年,北京地质摄影爱好者在拍摄黄土地貌时意外发现。之后,这片沉静了多年的黄土层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晓,引来了澳大利亚、英国、日本、俄罗斯等诸多国家的游客。随后经国内外媒体和微博、微信新媒体的宣传,引起世人关注,现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及户外探险者竞相前往的地方。

地质专家考证结果:几亿万年前,陕北发生过强烈的地震,使一座黄土大山分开一条大裂缝,后来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又经过百万年,地表被切割和冲刷形成了类似露天的溶洞,也被称为“山体石峡”,专家称是“潜伏式”峡谷。 因为地理地貌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羚羊谷相似,被人称为中国的“羚羊谷”。这是“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具有典型性和唯一性,对研究黄土高原地质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我看到的是甘泉峡谷雨岔。这些分布在下寺湾、东沟、桥镇等地大小的峡谷统称为“沟”,下寺湾镇有4条:桦树沟、花豹岔、南河沟(牡丹沟)、龙巴沟,4处地貌和景观各不相同。其中距下寺湾镇最近的是桦树沟峡谷、一线天峡谷和牡丹沟峡谷。桦树沟风景最为独特,也最有灵气,长1000余米,高20至25米,宽1至2米,谷底最窄20厘米。

一个神秘的地质奇观被黄土层覆盖着,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开发,通往峡谷的道路正在修筑改造。在最佳的时间(临近中午,既不冷,光线又好),我终于来到了桦树沟,邂逅了那迷幻的光影。

从平缓黄褐色的坡路前行,望去像是两山相吻,出现缝隙,随着镜头推进,幻化出了奇妙的景致。向上望去,天是一条线,一弯月。随即,像卷进了波涛里,千年的光阴从眼前流过。

虽然对它的神奇有所了解,但还是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了,这种震撼来自于直接的视觉冲击。难怪外国人说“这是神的杰作”。

初见峡谷顿觉天地之间荡漾着一股浩然之气,对高天厚土油然心生敬畏!峡谷狭窄多湾,常年溪水潺潺。峡谷两侧绿苔茵茵,绚烂迷离,石景嶙峋,缤纷万象,波浪起伏,绵长细腻,似乎可以触摸到时间精雕细刻的纹理。仿佛我不是在游览,倒像是被他揽进了怀抱,又像闯进了时光隧道,还像走进了一幅画、一本打开的书里,更像是来到了一个影片拍摄实地。亦梦亦幻,亦真亦假,似是而非。俯仰迂回都是景,远观近望各不同。山高壑深之处,头上一抹蓝天,一缕白云。阳光从压顶处投射进来,带着淡淡的硫磺色的辐射,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何止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而是百般绚烂。颜色中跳跃的活力,那是太阳的颜色、天空的颜色、大地的颜色、云霞的颜色、时光的颜色、生命的颜色、大自然的颜色……那夺目的颜色,飘渺虚幻,真切生动,具有质感。

脚下是千年的河底沙石,溪水淙淙,行进的路时宽时窄,时而突兀奇崛,时而曲径幽深,时而舒缓平和,那是水流过的痕迹,风蚀过的痕迹。猛然间山峰挤压般地迎面而来,谷壁陡峭高耸,让人头脑里跳出了“壁立千仞”“山河正气”类的词。

谷壁上凹凸不平,似无物可寻。只有富有弹性和韧性的长短、粗细、浓淡、形态各异的笔墨线条,点染交错,在凌乱中翻滚、跳动,洒脱而自然,苍苍莽莽,气势恢弘。画面的色彩、光影、透视等造型与中国笔墨语言相融合,大笔大墨,泼辣奔放,爽快利落,画面饱满灵动、充满张力,表现着意象美和韵律美。变换之间,又让人感到那是中西互补的画种,是一种波澜壮阔的抒情方式,山奔云涌,群山万壑。峡谷两壁,历经万年雕琢成的奇石以及时光积淀留下的苔藓,光影闪动,苍苍茫茫 。

艺术是人类心灵的构建。这里是高原厚土的手笔,上苍的艺术,钟灵毓秀,气势磅礴,是感官上丰盛的宴席。没有樊篱,没有局囿。每一块颜色,每一道笔触,每一个线条和色彩都有着巨大的表现力,有着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力量。那是对内心的苦闷强烈式、呼唤式的处理,是对哀伤、焦虑、怀疑、悲恸和死亡的写意。

那是梵高的惆怅、呐喊、不安和孤独吗?梵高喜欢凭着直觉和情感来创作,梵高内心的色彩狂放热烈,他对世界充满了无可奈何和对神秘的好奇,继而有节制地对自然加以变化并强化夸张地创造,产生出了一种强大的表现艺术,不呆板、不拘泥,具有强烈的可视性。难道这是梵高的作品临摹吗?

这种疯狂的语序和逻辑思维表现出来的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之火吗?还是他创作的狂喜和鲜为人知的神秘美以及他书中那个痛苦变态的情感世界都来源于此吗?这里凝结成的是什么秘密呢?

一根根韵律十足的线条,被雨水冲刷出的漩涡,那永恒的画面多么像我们人生的经历。曾有多少念念之漩涡,我们的思维被它所吸附、所束缚,我们处于迷茫状态,无力从漩涡的磁场中逃脱出来。

山是岩浆的凝固,美是视点的凝固。惊心动魄凝成了不朽,变成了时间的印记;排山倒海凝成了永恒的视点,转瞬间又回归静谧。那一刻是怎样的惨烈、是怎样的壮观?厚重的黄土地啊,那里可曾埋下了痛苦、忧伤、颤栗、璀璨和辉煌?

凝固的波涛啊,你是洪荒时代大火中涅槃的凤凰吗?你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又藏着怎样的历史传奇呢?你那流水美韵丰富而生动的表情在诉说着什么?你经历了怎样的沧桑,留下了这悲怆的纹理?今天,我走进了你,企望听到你遥远的呼喊,企望知道你心底的秘密,请你告诉我!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