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
寒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按俗要禁火,只吃现成食物。唐代诗人韩翃的这首七绝,描绘了寒食日长安皇城的景象。
诗歌前两句写景。春天的长安城,春红已谢,处处落红飞舞,春天气息之浓烈可见一斑。而东风吹拂着御河边的垂柳,颇具风姿。“飞”字,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同时暗写东风,与下句呼应。“斜”字,写出柳树婀娜的姿态,并赋予不可见之东风以形貌。后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写日暮景象。日暮时分,皇帝命人从宫中传出蜡烛,赏赐近臣,以示恩宠,轻烟袅袅,散入王侯贵戚家中。别处还不能举火,唯有皇城上空氤氲着一片烟气,此情景带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汉宫”,指唐朝宫廷,唐诗中常有以汉指唐的写法。
有人认为后两句暗含讽刺,隐约表达了对中唐以来皇帝宠信宦官近臣的不满。据说唐德宗读了此诗,大为激赏,进而给诗人加了官。或许是诗中描绘的皇城宁静祥和氛围,恰好契合了皇帝“盛世承平”的想象。这样看来,讽刺之说并无实据。也许真实的情形是,诗人在皇城附近游赏,因春景而感内心愉悦闲适,暮色中轻烟升起的景象因与诗人心境相合,由此发而为诗,实并无讽刺之意。 (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