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工宣
上午的阳光铺洒在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内,此刻,正是一天中生产最忙碌的时段,后纺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排排飞速运转的机车组成了最美的劳动画面。徐艳茹负责这片工区,她和往常一样,穿梭于机车之间,手上重复做着接纱线、换纱棒的工作,这项工作她做了26年,她从来没有过丝毫懈怠,有的只是精益求精。
23秒换10个粗纱棒,成功接10个线头,这是徐艳茹保持了15年的全厂最快纪录,直到今天仍无人打破。徐艳茹说:“每天走到机车前,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可以说工作就是练兵,只有不断练习提高,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2018年3月,徐艳茹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继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之后,她获得的又一崇高荣誉。作为一名从基层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徐艳茹说,后纺车间就是自己最好的“舞台”,她热爱这项工作,手中的纱线就是她最好的“伙伴”。
从1993年参加工作起,徐艳茹一直是挡车工岗位上的一员。这些年来,她养成了每天提前到岗的习惯,公司的班车,她从来没有坐过,从家到车间有近10公里的距离,每天她都要提前一小时骑车出门,第一个来到生产车间。面对工友的不解,她笑着说,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保证最早进入工作状态,其实也挺好。
接线头、换粗纱、做清洁……这是每个挡车工都要完成的工作程序。26年间,徐艳茹日复一日做着这些工作。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徐艳茹的工作是枯燥的,但这样的工作又最能磨砺一个人的眼力和耐心。为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徐艳茹对自己的接线速度要求得近乎苛刻,有时接得慢了,她会反复地练上几遍,有时下班回到家,她的双手都是麻木的。对待工作,她一直有这股“狠劲”,从不服输,工友们特别佩服她的技术水平,时常向她学习请教。
能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两会,能有机会为基层和职工发声,她深感责任重大。每次参会前,她都会紧贴基层实际精心准备,并代表基层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参会回来,在为工友带来“好声音”的同时,她又以最快速度进入工作角色,机车、纱线、线棒,再次连起了她与这片车间。
以徐艳茹的深厚资历和精湛的生产技术,她完全有资格担当起车间里“总教练”的职务,但她却把这样的好机会让给了更年轻的工友,而她在平凡岗位默默耕耘的同时,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工作中学到的本领传授给了身边的工友。
她常说:“我的荣誉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甘作一片朴实“绿叶”,只为衬托“花”的芬芳。这就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徐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