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成才要下狠功夫
邹作华
舟上的廉思
中流击楫
造纸术
楚之西塞忆烽火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十一 ——
造纸术

《天工开物》中的抄纸图
 

●郑诚

传统手工造纸的基本方法,是先用植物纤维制成纸浆,再以帘模滤水,使纤维交叠其上形成薄片,继而揭下晾干成纸。中国传统的造纸技术主要分为浇纸法和抄纸法。浇纸法是将纸浆直接浇到帘模上成型,故而产品表面粗糙,纤维分布不均。抄纸法则是在纸浆中加入纸药,和水搅拌,令纸浆悬浮后,再以帘模入水,抄出纸张,因此产品表面较为光滑,往往有帘纹,纤维分布均匀。两种方法先后出现,迄今并存。晋唐以降,抄纸法是主流技术。麻、楮树皮、藤、竹、麦稻茎秆等植物纤维,都曾先后用作造纸原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前期)已出现植物纤维纸。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西汉古纸主要用作包装材料。1930年以来,新疆、甘肃、陕西等地8次发现西汉(含新莽时期)古纸。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纸张绘有墨线图样,或系地图残片,推测属于汉文帝、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公元前141年)。敦煌悬泉置(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驿站)遗址发现古纸460片,经检验可知由麻类纤维制成。西汉地层出土者全为浇纸法产品,东汉地层有少量抄纸法产品,其中汉昭帝时期(公元前86-公元前74年)地层出土古纸尚存有隶书药名字迹,是迄今所见最早有文字的纸。

公元2世纪初,尚方令蔡伦对制造作为书写材料的纸张有重大贡献。按《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西汉已用浇纸法生产麻纸。经过工艺改良的“蔡侯纸”很可能是抄纸法产品,平滑光洁,适合书写。选择树皮、麻头(生麻废弃部分),可大量获得廉价原料,降低成本。

纸张适合书写、绘画和印刷,是文字和信息传播的理想载体,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3-4世纪,中国书籍的书写材料普遍由简牍(竹、木)转化为纸张。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保存了三国至北宋(公元3-11世纪)800多年间的经卷、文书、佛画等纸质文籍,总数约达5万件。纸与造纸术(抄纸法)在3-5世纪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8世纪传至西亚,12世纪传入欧洲。印刷术发明后,纸张成为最基本的印刷材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