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淑萍
“杨书记是个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我们大伙儿都喜欢他,佩服他!”村民口中称赞的杨书记,就是洮南市洮府街道西郊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贵刚。杨贵刚是洮南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监察大队队长。驻村以来,他聚焦总目标,带好干部队伍,找准脱贫路子,真心服务群众,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称赞。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驻村以来,杨贵刚带领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建立了“队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联户长”的帮带机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杨贵刚指导村党支部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帮助村“两委”制定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计划,注重从青年创业就业人员、返乡大学生、村组干部中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力量。目前,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名,跟踪培养村级后备力量5人。
杨贵刚来了以后,村里的工作有了明显变化,村干部的作风改进很大,形成了“凡是村民反映的问题,一律虚心接受;凡是村民提出的建议,一律主动认领;凡是村民的合理诉求,一律限时办理”的工作常态。“有杨书记的指导帮带,我们村干部的思路清了、能力强了,在村里的威信也高了。”村党支部书记李春友说。
如何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帮助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早些致富,是杨贵刚驻村后深入思考的课题。
帮助群众脱贫增收,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杨贵刚利用入户走访、“三会一课”等机会,向村民宣传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观念,让脱贫示范户走上宣讲台讲述自己脱贫致富的经验,激发村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为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杨贵刚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20余场次,组织60余名富余劳动力开展短期务工,帮助40多人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谢谢杨书记的帮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一定好好干,让日子越过越好。”村民杨万春感激地说。
“再小的事在群众家里都是大事,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杨贵刚经常在党员大会上这样说。
村民石长宝家的电视机坏了,杨贵刚得知后,自掏腰包为他买了电视机。村民张冬雪有智力障碍,丈夫失踪多年,独自带着3个孩子,生活异常困难。杨贵刚了解情况后,总会嘘寒问暖提供帮助,孩子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他全部包了下来。2018年张冬雪因病去世后,留下三个孩子无人照顾,杨贵刚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联系到学校和幼儿园,解决了他们的住宿问题,又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积极为孩子捐款。在他的积极帮助下,有两家爱心人士主动认领了孩子,并承诺愿意长期资助。杨贵刚则会定期看望孩子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杨爸爸”。驻村以来,杨贵刚带领村干部帮助村民解决难题220余件、办实事好事120余件。
多方入手,绵绵用力。和谐梦、致富梦、环境梦、发展梦、健康梦、幸福梦……杨贵刚带领着西郊村的村民,在追梦的路上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