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爱·的·奉·献
献血传递温暖 善举弘扬爱心
“大手拉小手”普法进校园 共筑平安铁路
图片新闻
大安市公安局重拳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9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的·奉·献
——大安市高珉志愿者爱心协会帮助受灾老人重建家园纪实
志愿者在新建的房屋前与刘殿军老人合影留念。
 

□张继奎 李大彬 林文成 文/摄

有人说,他是不幸的。他耄耋之年突遭一场无情大火,他与残障儿子由此无栖身之处;又有人说,他是幸运的。他的窘境牵动着一群“草根”志愿者的心。十几元、几十元、上百元的善款如清澈的溪水源源不断地汇聚在一起,于是在嫩江岸边奏响了一曲——

一场小雨过后,阳光明媚,播下的种子已破土出芽,大地开始泛绿。在大安市市区去往新平安镇长胜村的乡间道路上,一辆白色的越野车正疾速前行。车主人对这条路早已熟记于心,这是他在3个月内往返的第21次。他为什么如此频繁忙碌穿梭?原来是一位老人的不幸遭遇牵动了他和他的团队,车主人就是大安市高珉志愿者爱心协会会长高明。5月23日,他只身一人驱车前来探望受灾老人——大安市新平安镇长胜村冯家窝棚屯刘殿军。房屋落成后,爱心团队与老人的情缘并没有终结,他们更多的是对老人今后生活的一份牵挂。“大爷,我来看你来了。”越野车进院后高明将一箱“珍珠”小柿子、两大串香蕉和一袋面粉、一袋大米、一桶油从车里拿了出来。老人笑哈哈接过物品,嘴里不停地说:“我这是哪辈子积的德呀,遇到了你们这些好心人。”老人喜笑颜开的样子与3个月前判若两人。

今年正月初二,大安市高珉志愿者爱心协会会长高明偶然得知,大安市新平安镇长胜村冯家窝棚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家的房子在大年三十下午突发火灾,三间土房和屋内的所有生活物品及粮油全部化为灰烬,损失惨重。高明听说后,正月初三一大早,他与妻子和孩子一家三口驱车前往。由于路线不熟等原因,本应50分钟的路程结果用了1个半小时。到达冯家窝棚屯后,高明首先来到了村委会,了解失火老人的情况。在村干部的引导下,高明来到了失火现场,并见到了失火的房主刘殿军老人。精神恍惚、面容憔悴的刘殿军老人哭诉着房屋失火的经过。“现在剩下的就是我和残疾儿子了,家里什么都没有了,活着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望着一片废墟和对生活绝望的老人,高明夫妻双双流下泪水。高明安抚完老人后,将随车带来的一箱苹果、一箱桔子、两箱牛奶、一箱挂面搬了下来,然后又开车到10公里以外的超市买来了一袋面粉、一袋大米、一桶豆油、鱼、肉和碗、盆等生活用品。临行前,高明还给老人留下3000元钱。

春节,是万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喜庆时刻。而今年的春节,对高珉志愿者爱心团队来说,是沉重而又忙碌的。高明会长探望受灾老人回来后,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向协会管理人员进行了汇报。正月十五,高明、计黎辉等5名管理人员第二次踏上慰问老人的路。这一次,他们给老人买来了价值1000元的食品,并购置了一些生活器具。他们估算着,这些食品足足可以让老人和儿子享用3个月没有问题。然而,就是在这次看望老人的时候,他们临时做出一个破天荒的决定。原来,5位志愿者在与老人深入交谈中进一步得知,患病10多年的老伴去年8月病故,老伴的离去使刘殿军老人家人财两空、债台高筑,重建房屋老人只能望洋兴叹。“这辈子我真的盖不起房子,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刘殿军老人哀叹地说。高珉志愿者爱心协会的初衷是帮助老人渡过生活难关。老人的难处和生活信心的丧失,再一次刺痛了5位志愿者的心,他们当即表示帮助老人重建家园!

说来容易,做起难。花几万元钱盖两间新房对经济条件好的人来说不算什么。然而,对这支“草根”志愿者团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群人当中大都是下岗职工和没有工作的平民。他们当中,有常年卧床与病魔抗争的、有拖着病体做点小本生意贴补家用的、有为了生计夫妻双双外出打工的、有的在当地家政公司干些杂活维持家中生活的。“家人们,一场大火使刘大爷的家一贫如洗。现在老人的生存面临危机。我们爱心团队有责任挽救这个濒临倒下的家。我们少喝一瓶酒、少吸一包烟、少吃一顿肉,紧紧手,十块八块不嫌少、三十五十不嫌多,人人都献上一点爱,帮助老人重建家园……”倡议发出后,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们纷纷响应,以实际行动奉献自己的爱心。十元、三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像清澈的溪水源源不断汇聚一起,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高珉志愿者爱心协会帮助失火老人重建家园的义举在社会上不断扩散,影响、激励着一个个有爱心的人士。3月24日,高明到长春金路达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广告材料在用微信支付货款时,对方发现高明的朋友圈正在进行一次爱心捐款。在老板王树权的再三追问下,高明梗概地诉说了事件原由。王树权被志愿者的行为所感动,当场捐了500元。旅居法国的华人林凤,听说家乡在为失火老人进行募捐,通过微信捐助200元。一位来自沈阳的大安人捐了200元……

失火老人的遭遇牵动着志愿者的心,而志愿者的善举又影响着周围的人。大安市仁和社区武术联合会的老人们早就知道高珉志愿者爱心协会的很多志愿者家境并不富裕,有的本应是救助对象,但多年来一直隐瞒自家的贫寒,初心不改坚持做公益。老人们受感动了,这次筹集资金1000元。松原市有一个爱心志愿者团队,是在高珉志愿者爱心协会的影响下发展壮大的,他们清楚的知道高珉爱心团队每年都要做大量的公益事业,活动资金十分有限,这次他们送来了1000元钱。4月21日,高明与几位志愿者在市区赵文餐具用品商店给刘殿军老人购买桌椅等生活用品时,一位正在马路上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得知了这一情况后,把身上仅有的10元钱塞到高明手中。在为失火老人重建家园的捐款活动中,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位正在部队服役的军官,得知做志愿者的母亲正在为失火老人筹集善款,于是从千里之外献了一份爱心。一位正在小学读书的孩子,在父亲的影响下,将平时积攒的压岁钱捐了出来。已到古稀之年的王淑贤老人,听到刘殿军老人的遭遇后,捐献了50元钱……

千里沙漠,也能筑堤。这支“草根”志愿者爱心团队里的每个志愿者,就像一粒粒沙子,汇聚在一起产生了无穷的力量。4月8日,通过10余天的紧张备料,失火老人房屋重建正式破土动工。高明带领志愿者从90公里以外的市区赶来了,村民们被志愿者的爱心深深感动着,30余名街坊邻里自发前来做义工。一天的紧张施工,两间房子的主体框架落成。4月12日,一度冷清的小院再次热闹起来。高明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这天老人的房子上梁挂瓦。晨曦时分,一阵清脆的鞭炮声过后,从市区赶来的20余名志愿者和冯家窝棚屯20多名村民投入了紧张上梁之中。钉扒板、铺草帘、挂铁瓦……渴了,喝口自己带来的矿泉水;饿了,志愿者们席地而坐,吃个面包简单充饥。夕阳落下,两间砖混结构的瓦房矗立在院落。村民们乐了,志愿者们乐了,刘殿军老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是用汗水合成的泥土、这是用爱心砌成的围墙、这是众人“衔泥”筑成的窝巢!

建房,对有10余年公益活动经历的高珉志愿者爱心团队来说还是首次。没钱,他们千呼万唤;不懂,他们耐心询问。偏僻小屯购置建房物资很不方便,两间房屋的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从90公里以外的市区运来的。有时,为了购买一项物资一天往返市区二三次,志愿者们尽其所能、倾其所有,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刘殿军老人的房屋落成创造了全村建房史上两个之最。一是建房用时最短。从备料到入住仅用了21天。二是建房质量最优。老人盖房砌墙全部是沙灰口,外墙全部做了8公分的保温板,刷的是高档乳胶漆,这在全村建房史上还是首例。

按照农村习俗,新房乔迁都要燎灶。燎灶预示吉祥,今后的日子蒸蒸日上。4月21日这一天,是给刘殿军老人燎灶的日子。一大早,高明带领志愿者马不停蹄地开始采购。有买鱼的、有买肉的、有买菜的,就连大酱和调料都是志愿者从家自带的。志愿者隋英男花了280元给老人买了一个新地桌;医疗顾问林文成捐献一台42英寸液晶电视;副会长王德柱自费购买了4袋面粉、付了300元钱车费;韩国精品专卖店捐了一套沙发;中旺木门捐了一个价值800元的实木木门;志愿者张丽华捐献一个冰柜,并给老人买了100个鸡蛋……一个小时后,装满一大货车的物资和载有50余名志愿者的大客车驶进冯家窝棚屯。宁静的小屯又一次沸腾,村民和孩子们向熟悉的志愿者招手致意。按照事先分工,副会长李大彬带领一组刷外墙乳胶漆;副会长王德柱带领一组刷室内墙壁涂料;秘书长计黎辉带领一组打扫卫生……昔日冷清的院落,如今欢声笑语,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一位村民半开玩笑地对刘殿军老人说:“全屯最破的房,摇身一变成全屯最好的房,你的命咋这么好呢!”

早春的太阳和熙暖人。中午时分,完成劳动任务的志愿者们纷纷下厨,大家七手八脚忙碌起来,很快六菜一汤摆在院内临时搭建的土桌上,大家以水代酒,畅谈建房的辛劳,畅谈建房的喜悦,畅谈付出后的满满收获。会长高明深情地说:“帮助刘大爷建房,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建房本身。我们不但帮助了刘大爷一家,还影响了一大批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们,我们要感谢遇到了这个好时代。”

做公益事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明会长将带领他的爱心团队再出发!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